行銷人:職業生涯如何經營自己?



業餘時間,我想盡辦法,用來學習,多變的時代,多變的市場,以往的經歷以往的輝煌畢竟屬於過去,屬於死亡的東西,只有今後才具有挑戰性。作為藍哥智洋行銷機構領頭人,我還沒有權利停頓,止步不前即意味著對未來的背叛,努力,仍舊將是我即將年屆不惑奮鬥與拼搏的時代強音。

科特勒認為,二十一世紀進入行銷時代。可以看出,醫藥保健品行銷人機遇和挑戰同在,當今時代,經濟正處在於大轉型時期,社會某些制度、法律法規尚不健全,而保健品行業雖然被認為是這個世紀的“朝陽產業”,但是其一整套法律法規,發展模式尚待更進一步完善和調整。生活中,很多行銷人談到現狀時,總會說:“混吧!”不經意的一句話道出了他們的心態不平和。不是嗎?在我們周圍,確實有一部分人,行銷工作僅僅是無奈被動謀生過的中轉站,當歲月濃縮的無非是經歷的疊加和年齡的積累等數量式的機械,他們沒有長遠的規劃,也不會有意識真正從本質上去理解行銷的精髓所在,在實際股工作中沒有也不想創造性的根據市場動態變化調整策略,只是機械一味的執行,有時甚至是盲從。一旦工作不順心,就立馬想到下一個港口,於是,跳槽就成為了必然。當然,也有很多行銷人(含做策劃、做市場、做客情的行銷人),面對困難,鼓勵自己“天空很藍,我心飛翔”,平和話語,卻表達了不同行銷人的人生觀。從話語中,我們完全可以推測出他們日常工作中都做了些什麼,誰的績效會更高!記得二年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行銷人,你要趕快“挖井”》,時至今日,仍舊有很深的教育現實意義,不妨再一次與朋友們共勉。

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兩座山上的廟裡,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河,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便成了朋友。不知不覺五年過去了。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沒太在意。那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一個星期過去了,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看望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等他看到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象一個星期沒喝水的樣子。他好奇的問:“你已經一個星期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朋友帶他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挑好水、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水了,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了。”

在行銷領域,業務員即使薪水、提成拿得再多,那也只是常規性的工作、職責份內的事,也還只是挑水;可別忘記把握下班後的空餘時間,千萬不要沉浸在喝酒、猜拳、打麻將等不良的行列中,一個人年輕時,透支點體力與健康,從事業務還能應付得了,年紀大了,先前沒有點點滴滴的實力與能力儲備,難道你就自始至終滿足於做一個老業務員嗎?到時你還有水喝嗎?從現在起,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培養自己另一發方面的實力;昨天的努力就是今天的收穫,今天的努力就是未來的希望。多年前不分仲伯的同窗好友,如今的境遇不可能相同,就是一個十分淺顯的道理。

行銷人,到底該如何不使自己迷失方向呢,從長遠角度講,要想在競爭中爭取主動,不至於在今後歲月中失落,你必須要經營自己品牌了。

經營自身的品牌?行銷人?是的!因為這是市場多元發展的客觀需求和自身追趕時代潮流所必須建立的信譽平台,它包括了人品、實力、人脈、資源等多方面社會性元素的組合。就我看來,其以下幾方面要有意識的積累和進行。

定戰略,找定位

行銷工作是個直面競爭深具挑戰性和誘惑力的職業,它不僅磨鍊意志,錘鍊品質,更主要的是能從中學到經商之道為人之本,這為後繼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行銷人應該具有長遠的目光,不要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滿足自身眼前的一片,想不到未來自身廣闊運作的空間,那樣的話,淘汰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降落到你的身上,而且,即使你以前創造過好得業績獲取過豐厚的報酬,也不要沉湎期間,唯我獨大。時代是發展的,過去的東西不會對今後有太大的幫助,因此,審時度勢時刻準備面臨挑戰才是自身不至落後的動力。因此,進行良好的戰略規劃,找準定位應該從現在而不是今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