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30+”職場人,應該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堅守:魚與熊掌兩難全
敘述者:hugo,35歲,商務總監
我在中國做電子商務入行很早。從業這些年,結識了不少人,並且很熟悉這個行業的上下游產業,生產團隊、推廣操盤、物流客服,產業鏈的每個部分都算了解。當我還是20歲出頭時,就已經開始潛心做物流及客服工作,然後接觸商務層面的事情,後來還介入資本層面的運作,現在在一家規模中等的公司當商務總監。
今年,公司準備融資開拓中東及西歐的市場,很快就有新的資方介入,我也會有更多的“戰場”去大展拳腳。但我卻有些困惑。隨著項目越做越大,我的薪酬、福利都有機會提高,但按我的資歷和資源,如果找幾個投資方做合作人,一起開一家公司,或許可以取得更大成功。而且這個歲數正好出去闖,到了40歲,那就真沒有勇氣了。但我又有些顧慮,畢竟在現在的公司比較穩定,如果要重新開始,我有那個精力和魄力嗎?而且,萬一乾不好,之後的路怎么走?小公司請不起我,大公司又未必能給予我一個好位置。現在,公司的項目很快就要籌備了,我很想把自己的方向定下來,這種搖擺的心態對我造成較大困擾。
職業瓶頸:高不成低不就
對於很多“30+”的職場人來說,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莫過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這個年齡段的職場人有些成家比較早,需要照顧家庭,尤其女性,在晉升的黃金期生孩子,產後返回職場,很多時候又回到原來的崗位,原地踏步。男性則在這個年齡段事業剛有起色,想繼續晉升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努力進修業務知識和提升管理水平,同時在時間和精力上也需要平衡家庭和事業。”趙爭說。
然而,從總體上看,“30+”的職場人無論是業務水平還是管理水平都比剛進社會的職場人有優勢,比“40+”的職場元老們有衝勁和創意,從而在崗位的選擇上機會也相對較多。趙爭表示,不少企業會覺得這個年齡段的人難以駕馭,但事實上要妥善安置他們也很簡單——只要賦予更優厚的薪酬福利、更高的職位和較大的發展空間就可以了。
“進取”or“堅守”?因人而異
對於“30+”職場人來說,既有跳槽的資本又具備升職的潛力,“進取”和“堅守”,應該如何選擇?
趙爭認為,對女性來說,在原公司堅守這種“保守”做法也許更穩妥一點。她們很多時候要兼顧家庭和事業,難免會有所側重,“保守”的做法可以讓她們更好地做好現時的工作,適當地進修和充電,等待機會晉升,畢竟在原公司會比較熟悉原來的工作環境及業務,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好處理,不會因跳槽帶來重新適應的困難,影響家庭及工作。而對於職場男士來說,她則建議採取“進取”的做法或者更合適。“在當代中國社會,不少男人依然要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事業出色是保障家庭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可以通過積極提升相關的業務知識和管理技能,打造自身在行業內的品牌,嘗試向自己心儀的一些企業或者獵頭自薦,物色更好的工作機會,爭取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