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1從現在開始規劃

敬一丹33歲走進中央電視台,面對挑戰,她對自己說:“改變自己,什麼時候都不晚。”規劃自己,當然越早越好,我常看到一些年輕老師,在沒有很好地規劃自己的情況下,邊工作邊迷茫,有人甚至早早進入職業倦怠期。

請用幾分鐘思考你的一生,從出生到結束。然後在紙上畫出一張曲線圖,表示生命的始終,用波峰表示發生過或將要發生的重大事情。這裡有過去,也有你所認為的將來。然後在曲線上標上“+”字,表示你現在所在的位置。在這條曲線上,你會發現你所處的位置,你的未來還很長,你會明白“我在哪裡”。

我們再來弄清楚“我是誰”。仔細想一想你所擔任的工作與你的特徵,如科任教師、班主任、骨幹教師等;你是內向的,還是善表達的,你的愛好、特長何在……你要儘可能多地寫出各種答案。然後,按重要程度列成表,想想哪些是重要的,是要保留的,哪些是次要的,可以或者必須改正或拋棄。

下面我們要來想想“我”將來是什麼樣子。先想一想:自己想在工作中得到的特定東西,你將完成什麼事?會有哪些成就?將這些寫下來。

最後,讓我們來為你目前的職業生涯列出目錄:將你的職業生涯的長期目標標在曲線的遠處,再依次在這條曲線上的每一個波峰上面寫上你的階段目標。然後,思考在你的職業生涯與生活中,你什麼做得好,什麼做得不好,你還需要什麼——需要學習,需要增加經驗?你擁有什麼資源?那么,你應該停止做什麼?開始做什麼?

完成這個練習,需要階段性的回顧與預測,它能有效地幫助我們樹立自己職業生涯的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目標。有了目標,內心才會充滿力量,才會有方向,茫無目標的飄蕩終會讓你走向迷途,內心蘊藏著的金礦,也終因未開採而與平凡的塵土一樣。

2抓住四個要素有效規劃

自我認知是基礎

要進行科學、有效的規劃,首先要對自己的情況以及外部環境等各種因素做全面的分析。實事求是的、客觀的分析是有效規劃的基礎。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訪談法、問題排序法、問題樹、swot分析法等。

被廣泛套用於企業管理的swot分析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進行自我分析。這種分析法從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四個維度進行分析、歸納,以便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競爭力和發展機會,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外在威脅。把資源和行動集中在自身的強項和機會最多的地方,克服劣勢,迴避威脅。據此制定出切己的目標,找出適合自己的發展策略。

合理目標是關鍵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班主任也對自己的個人情況和外部環境進行了客觀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目標。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不是半途而廢,就是知難而退,究其原因,很多還是在確立目標時就陷入了誤區。比如,有的目標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眼高手低;有的目標設立太多,顧此失彼;有的沒有考慮學校發展目標,遇到阻礙;有的沒有兼顧生活目標,產生衝突。

明確適合的目標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燈塔。愛默生說:“當一個人知道他的目標去向時,這世界是會為他開路的。”制定目標包括兩個方面。

一要確立長遠目標。

成為“優秀班主任”或是“專家型教師”、“德育特級教師”、“名師”,固然是一種外顯目標,但更應有教育水準不斷提升、教育思想日漸深刻、教育影響持續拓寬的內在追求。

二要規劃各層次目標。

長遠目標放眼未來,目標明確,有大體構想即可;中期目標要求階段性目標清晰,工作重點明確;近期目標則要目標具體、行動明確、彈性適度。在實現近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借鑑“分級火箭”的思想,可根據觀念、能力、知識差距,從最遠、最高的目標開始,學會將目標分解開來,化整為零,變成一個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確定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和大體時間,並提出相應的措施,然後將其各個擊破。每達到一個小目標,都能讓我們體驗到成功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必將增強實現目標的信心,繼而推動自己穩步發掘潛能,去達到下一個目標。

合適策略是保證

拿破崙說:“達到重要目標有兩個途徑——努力及毅力。”只有持之以恆,目標才有實現的可能;只有策略地付出,目標才能更早地實現。選擇策略也是制定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策略的選擇主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和專業發展的薄弱環節。

常用的策略有:

優勢入手式。從發揮自身原有優勢出發,以點帶面,形成“一馬當先,萬馬奔騰”的局面,促進自身整體水平最佳化,進而形成風格,實現目標。

革除弊端式。揚長是教師發展的一種思路,棄短也不失為發展的另一種思路。針對自身不適應教育、教學的關鍵問題,如個性特徵、教學方式方法、教育觀念等,用心克服,除其弊端,從而整體最佳化,實現目標。

理論套用式。在理論學習過程中,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進行周密思考,選定某種理論,在這種教育理論假說或理論構想的指導下,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新的設計和安排,以產生新的教育效果,推動專業發展。

借鑑創新式。教育、教學工作具有共同的規律,班主任要使自己走向發展,需要觀摩、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模仿、借鑑會使自己起步順利,但只懂得借鑑不懂得創新,則很難出類拔萃。一流的教師要在善於借鑑的基礎上敢於創新,根據自身實際,將他人成功的多種因素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當然,自主專業發展的途徑還有很多,我們在選擇發展策略和方法時還要從自身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讓規劃更具有效性和針對性。

及時反思是保障

預設和生成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在教師執行規劃的過程中,一帆風順只能是一種理想,其間必然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同時,社會、學校、家庭或者自己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許多變化甚至無法預測。這些可能會使你的前進道路偏離預期軌道,因此,你需要不時停下腳步,及時反思,明辨自己在整個規劃中所處的位置,為調整前進方向、調整策略提供依據。

反思可以在規劃實施過程中進行,及時了解實施過程中的情況,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問題,採取補救措施,以便調整某個階段的工作方式、方法和策略。反思還可以是在完成某一項或某一個階段工作,達成某一目標時進行,這有助於增強階段的成功體驗,在總結經驗的同時發現問題,明確今後發展的方向。

對自身專業發展狀況再熟悉不過的只有自己,但由於長期形成的思維習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是客觀存在的。多與專家、領導和同事對話,多與家長、學生和家人交流,“以我為主+多方參考”,會幫助我們更客觀地反思自己,為規劃的制定和調整提供參考。

美國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斯曾經提出了成功萬能公式,這個公式是:成功=明確目標+詳細計畫+馬上行動+檢查修正+堅持到底。我們驚奇地發現,成功的各個構成要素也就是發展規劃的基本步驟。那就讓規劃引導我們正確認識自身,幫助我們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引導我們設定目標時前瞻與實際相結合,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採取可行的步驟和措施,發揮優勢,把握機遇,克服劣勢,迴避威脅,據此制訂出切己的目標,找出適合自己的發展策略,為自己的教師生涯進行一次科學有效的規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