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更需要職業規劃

■自述者:自由自在(網名)■指導專家:博思心理諮詢中心 杜勝祥

作為一名職業諮詢師,在筆者的諮詢案例中,許多人是在讀的碩士或博士生。從他們的談話以及來信、網路交流中,筆者深深感受到,他們對於未來的困惑、職業生涯規劃缺失帶給他們的痛苦,遠遠超出本專科生及中學生,也許這正是“成長的煩惱”吧。在此,筆者將一位網名叫“自由自在”的學生的來信與我的有針對性的指導點評整理出來,希望對一些研究生階段的學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有所啟迪。——杜勝祥

我在電腦前坐了整整一天翻看您的諮詢實錄,還是忍不住想給您寫封信。9月份我就上研二了,可是對於未來,我還是沒有一點方向感。

從小到大,讀書上學考大學,並沒有想過為什麼,只是這么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如果說考研也算是自己的一個決定的話,也是很淺薄的:只是模糊地以為考上了研究生就可以找一份比較不錯的工作,僅此而已。

點評 這是很多人的想法,認為只要學歷高就好。很多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我出生在一個小城市,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家境也不是很好,從小家裡給我灌輸的思想就是好好念書考大學。而我的成績一直還可以,但聯考發揮不好,進了一所末流的大學。進了大學後很是彷徨和迷惑,因為覺得理想和現實差距好大,其實也說不上理想中的大學生活到底應該怎樣,只是覺得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大學三年一晃而過,而我也驚覺自己虛度了大學生活。一方面不甘心就這樣找個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不想停留在那個小地方耗過一生,所以我選擇了考研,選擇了網路安全這個專業。

因為跨專業的緣故,上了研究生我總覺得自己矮人一頭,而我又不擅長自我推銷,結果我比別人晚半年才進實驗室,而且進的這個項目組也沒有什麼實際工作可做,學不到什麼專業的技能。我很想知道別人對於將來都有什麼打算,但是得到的大多數答案是走一步算一步,很少有人對於未來有個清晰的規劃。

點評 摸著石頭過河,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之後中國人的整體心態。但是要說所有的人都沒有人生規劃,肯定是不對的。是不是跟你不善交際有關,還有你是不是很難得到別人的真實想法?

大學的時候我時不時地會陷於“人為什麼要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之類的困惑中,但從未找到答案。後來模模糊糊地有個想法——“人生就是一次歷程,生命的意義就是一次又一次經歷的累積”,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找到了答案,還是為了不讓自己再陷入那種苦惱而尋找一個藉口。

點評 這樣的問題應該去想,但是不要鑽牛角尖,人生就是一次生命的歷程,關鍵是你要想好了,自己這輩子有什麼目標,如果沒有,要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每個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想過,沒有絕對的真理之所在。有理想,就去實現它,恐怕是比較好的一種人生狀態。

然而,現在我又陷入了迷茫之中,如果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那我又該經歷些什麼呢?人生究竟該不該有規劃呢?規劃是不是對生命的一種束縛?人難道不該擁有一個理想並為之奮鬥嗎?可是為什麼那么多人沒有理想也過得很好,而我的理想又在哪裡?

點評 人生肯定是需要規劃的,規劃不應該是對生命的一種束縛,恰恰相反,規劃得好能讓你產生實現人生目標的動力,時間和空間總是有限的,不進行規劃,那么人生就像浮萍一樣,成天漂泊,最終一事無成。

你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為什麼那么多人沒有理想也過得很好?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看見別人在笑,就證明他真的很快樂嗎?那只是你的想法而已。沒有理想可以活,但是能不能活得有質量,這不是你看別人的笑臉能看得出來的。再說,你活得好與不好,為什麼要拿別人來作參考呢?

很多人沒有理想,也可以過得湊合,但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很難有所成就。理想和信念的缺失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很大的問題。你的眼睛千萬不要被表面的物質的繁華所遮蔽,這個問題的爆發正在逐漸地形成,就好像人類不注重環境的保護而必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一樣。總是先有物質的繁榮,後才有人生和人性的思考的。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中國這樣的開發中國家,都在走這樣的路。有調查表明,最近關於心靈安慰方面的書籍賣得不錯,就證明更多的人在有了物質保障之後,開始對人本身有了重新的思考。

我把論壇上的職業測試做了個遍,結果出乎我的意料,我知道自己是個很感性的人,喜歡人文方面的東西,但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於藝術性的工作這么有興趣,但現實是我在藝術性工作方面的能力幾乎為零。我是理工科的學生,我不可能靠它吃飯啊,況且我也只是有興趣,並沒有表現出天賦。還有一點,我以為自己已經封閉起來,但測試結果表明我對社會型活動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還是比較喜歡同人打交道,喜歡和人接近,而能力勉強及格。綜合測試下來,藝術型和社會型工作與我匹配度最高,但我缺乏拋棄現有專業、棄理從文的勇氣。走到這一步,我真的感覺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了,因為家庭的原因,因為自身的軟弱,我拼不起也輸不起,我不喜歡高風險的工作,不喜歡高壓力的生活,也沒有很大的抱負與志向,但矛盾的是我又希望將來的生活在物質上能夠富足一些。

點評 出現這樣的問題,關鍵在於你對自身沒有很好的認識。家裡人認為研究生好,你就考研,考上了研究生就應該給家裡有回報,而你不知道如何去回報。其實很簡單,你能不能為自己活一回?你考研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你逃避現實的壓力,這是一種鴕鳥式的逃避。這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問題會像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

家裡人已經不能給我什麼建議了,上大學的時候他們還希望我能當個老師,現在不再討論我的將來了。我曾想過去高校當老師,覺得壓力不會太大,時間也比較充足,可以多陪陪家人,也可以利用業餘時間發展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對人性心理很感興趣,以前一直想等掙夠了錢就去研究心理學),但是又覺得當老師掙錢不多,假期裡帶父母旅遊都困難(我一直想趁著父母身體還好帶著他們四處轉轉,他們一輩子就呆在那個小地方,家裡還有個妹妹馬上要念大學了,我一定要供她),但是又感覺當老師是對人生的一種逃避,是一種對自己失敗的默認,因為導師曾經說過“實在不行你們就去做老師吧”之類的話,所以一直耿耿於懷。進公司收入可能會比當老師高一些,但是又怕壓力大自己做不好,時間少了沒辦法帶父母去旅遊。

點評 我覺得你的這些想法都是合情合理的。不瞞你說,我到現在也沒敢說大話,許諾一定要帶父母去哪裡玩。這倒不是說自己就沒有那份錢供他們玩,而是先要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了。我的父母對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我能夠闖出自己的天地,他們經常告訴我“身體是第一位的”,因為父母知道我的事業心特彆強。我想天下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如果將來你做了父母,也會一樣,孩子安康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

你連自己有多大能力都不知道,想那么多的事情實在沒有必要。就好比說,一個人見另一個人快要沉河了,首先想到的是,我的游泳能力夠嗎?如果不夠,要喊人來救。請千萬不要為了所謂的“大義”,而義無反顧地跳下去,那樣的話你會跟那個人同時沉底。

我在給學生諮詢的過程中,就發現不少學生想得過多了,一個研究生自以為自己的專業好,以為能掙大錢了,想立刻結婚,想立刻買房,想立刻把老家的父母接過來,想把自己的妹妹也接到北京來……想的真多,問題的關鍵是他不了解自己的能力,更不了解北京的競爭壓力是很大的。光有學歷是不能給你帶來財富的。這個思維不改變,你會心態失衡的。為什麼我老強調認識自己,就是很多人跟風,結果把自己給弄丟了。

我也知道自己只是在這裡空想,我根本不清楚我們專業的就業前景怎么樣,好像也沒有多少畢業後真正從事網路安全工作的。其實我知道自己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學習專業知識,而我這個人又非常情緒化,心情不好就不想學習,自制力差。我想給自己的人生一個規劃,但又不知如何規劃。有時候又會想:人生本來就是不確定的。我身邊的很多同學都這樣認為。

點評 人生是確定的,假如你看一些心理學和成功學方面的書就會了解。為什麼性格決定命運?為什麼心態決定一切?為什麼說性格在1-16歲已經形成?浮躁的社會會讓人的心靈變得脆弱,變得看不清未來。其實,這還是跟你的交往圈子有關。你跟那些成天唉聲嘆氣的人在一起,肯定也是看不到未來的。你跟那些本身就很迷茫的人探討問題,就會越來越糊塗。把你的眼界放開來,那么你的世界就會充滿陽光。了解一個人就看他跟哪些人交往,這句話很有道理的。

說了半天,總結一下:人生很有必要規劃一下,規劃的前提就是了解自己。性格不可以改變,但是你的價值觀是可以改變的,改善你的人際溝通能力是當務之急。拋棄不必要的壓力,輕裝上陣,在實踐中找到自己。只要心態變了,樹立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根據自身的興趣,性格,愛好設定),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你就會找到人生的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