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豆芽菜”需要長期規劃

在一些發展快的新興行業,一部分新員工受重用升遷快速,然而其自身能力卻無法勝任新職位。人們把這部分人稱作“職場豆芽菜”。專家建議,發展過快會使人在未來“短板”凸顯,“職場豆芽菜”在快速奔跑之餘要注意培養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

何為職場“豆芽現象”?

豆芽菜是一種生長速度極快的植物,一夜之間便能長六七厘米,且外表看起來壯碩飽滿。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在快速生長的同時,豆芽菜的質地卻非常脆弱,稍遇外力便會折斷。而“職場豆芽菜”,就是用來形容那些因升遷過快而能力不濟的職場人的代名詞。

在大多數傳統行業和職位中,看重的是行業資歷,所以不少年輕職員經常抱怨的是沒有機會得到提升。然而隨著一部分新興行業快速的發展,一些在技術上具有天賦、充滿激情和衝勁的年輕人卻如願獲得了快速提升的機會。正因如此,年輕職場人在職業發展上的不安和躁動也逐漸浮現,產生出從長遠來看有害無利的職場“豆芽現象”。

發展快的新興行業

易出現“豆芽”現象

“職場豆芽菜”現象,從行業層面來說,多出現在快速發展的行業,這是因為這些行業人才的培養,受條件限制,不允許像傳統行業那樣,經過漫長的過程。並且,在這些行業,比起經驗累積,更重要的是人才個性化的想法、不可複製的創意以及對行業的激情。

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劉興陽告訴記者,從“豆芽菜”個體來說,初入社會的他們普遍年齡不大。隨著行業的迅速發展,年輕的“豆芽菜們”難免顯現出躁動與膨脹。據中華英才網的調查,一部分“豆芽菜們”職業目標不明確、過於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晉升或頻繁跳槽,而忽略了練好自身的基本功,另一部分“豆芽菜們”可能本身還不具備相應崗位的能力,只是迫於公司快速發展的要求與行業內資深人才的缺乏,被推到了前線。

案例一

遊戲業“豆芽”管理失當慘被淘汰

受訪者:菁菁,遊戲公司運營經理

“我們要招一個客服組長,需要管理整個客服團隊、完善管理手冊、徵集用戶意見等。我們開出比同行標準高10%的預算來招聘,來了好幾個小伙子。最後選了一個在同行做過測試員和客服組長、自稱很有遊戲行業心得的小伙子。”菁菁說。他雖然剛畢業,但已經有一年經驗了,公司於是馬上請了他。但是實際做起來,他缺乏管理經驗,整理的意見不規範,做得很賣力,卻指揮不動人,客服組的指標達不到,第三周就把他開掉了。

“我們這個行業發展很快,專業人才相對緊缺,使得很多從業者很‘虛浮’,許多剛入行的人都覺得自己是人才,但他們卻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不懂得沉下氣去鑽研行業知識。”菁菁說,“我們這種公司,偏偏最寶貴的是時間,不打算請新人慢慢培養,只希望一次就請到合適的。於是只要你夠膽說行,就請你上班。當然,只給你不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來表現,如果做不好,就會把你當爛菜一樣丟掉。結果,很多心高氣傲、十分自信的人獲得試用,但其中的絕大部分都很快被淘汰掉了。”

案例二

職場新人急於晉升反失信任

受訪者:david chen,網路技術公司運營總監

“去年我們招了一個英語系的畢業生小a,他之前在小網站做文案,後來通過網上招聘來到我們公司。”david說,“我們的海外事業部缺乏英文好手,於是就決定給他機會。”

小a逐漸從客服變成市場助理,再被培養為策劃專員,幾乎每三個月,他都有進步,他覺得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便向公司要求提高待遇,薪酬就一個季度一調。 david說,對此人事安排自己並不同意,但老闆賞識他,覺得應該重點培養。最近一次,終於有了分歧。小a覺得自己可以勝任副經理來帶領團隊,並要求提高待遇,老闆開始不願意,但經過他幾次的申請,就給了他指標,達到指標就加獎金。“可結果是,他帶的團隊出不了成績,組內還發生內訌,我唯有收回他的‘人’ 和‘權’,但他已經回復不了過去的心態,覺得是技術組和商務組的問題,失利跟他無關。我只能告訴他,要么老老實實在這裡乾到契約滿,要么現在辭職,並且根據公司和他的協定,進行賠償。”david說。

“新人肯學、敢沖,但也會攀比。”他說,“但公司不是學校,當對你的投入小於回報,公司就會投資下一位新人。”

專家視點

“職場豆芽菜”宜

放慢速度審視自身

在劉興陽看來,“職場豆芽菜”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它所呈現出來的並不只是職業發展中的一個弊端。

他認為,“職場豆芽菜”問題需要一分為二來看,年輕人更快速地得到自我價值的肯定,一定程度上也更迅速地讓個人能力得到最大化的發揮,這是好的一面。但努力上升的過程必然是充滿壓力與挑戰的,重要的是這些年輕人需擺正心態,多積累經驗,建立良好的就業觀和事業觀,才能夠實現自己能力的可持續發展。身在快速發展的社會,職場人需要的是在飛奔的過程中,懂得將速度放慢下來,仔細地審視並反省一下自己。

發展過於迅速

未來或會凸顯“短板”

劉興陽認為,發展過於迅速的人在其未來職業生涯中可能會“短板”凸顯,“短板”體現在溝通協調能力、全局把控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各方面。

劉興陽說,在未來漫長的職業生涯中,“職場豆芽菜”在快速奔跑之餘一定要把根基打牢,培養可持續發展能力,掌握通用技能。“回看那些跑在最後的贏家們,他們一定擁有紮實的根基、可持續發展能力,而非空有頭銜、徒有虛名。”他說。

他建議,在職業生涯的前五年應以學習為主,積累經驗,發展與提升可在五年後再做規劃。“豆芽菜們”需要意識到自己的實際狀態,張弛有度地調整自己的發展節奏,衝刺後適度地進行自我充值、自我補給“營養”和“水分”。“職場新人們切忌急功近利,盲目追求職位的晉升,千萬不要貪圖一時笑得燦爛,打好基本功才能笑到最後。”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