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範文

一、引言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我的職業生涯規劃正是成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當代大學生要有時代精神,要求和國家社會的需要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到祖國和社會最需要你的地方去,是當代大學生的聖神使命。我立志:積極進取,拼搏奮進,努力學習,鍛鍊自我,立志成才。積極回響黨和國家的號召,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社會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獻身家鄉的教育事業,回報家鄉,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社會面貌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二、正文

二、自我分析

結合大賽指定的人才測評報告以及xx等分析方法,我對自己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的分析。

1、職業興趣--喜歡乾什麼;

我的動力測試報告中,成功願望,影響願望和人際交往得分較高。

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首先,這是我小時後就萌發的理想,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其次,我喜歡與最富有活力和朝氣的學生們朝夕相處;最後,我希望以我的知識學識改變學生們的命運,以我的關心、呵護引導我的學生茁壯健康成長。把我的學生培養成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人才,挖掘出他們最大的潛力。

2、職業能力--能夠乾什麼;

經過大學幾年的學習和鍛鍊,我不僅通過幾年的系統完備的專業課知識學習和教育理論學習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提升了自己的從教技能,而且通過積極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全面提升了自己的素質和能力,使得自己成長為一個全面發展的複合型人才。大學期間,我還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資源,閱讀了大量文學類和其他人文社科類的書籍,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加深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這些都為我今後從事教師職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個人特質--適合乾什麼;

我性格特徵,熱情、有好、外向,富於同情心和愛心,具有很強的目標和使命感,做事認真、負責、執著、投入,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職業全身心投入,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很高的激情!因此我適合從事教師這份職業,我相信我會做到:對於教學,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認真負責講效率;對於學生,我會關心,呵護,勉勵!

4、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麼。

我的職業價值觀是奉獻,我最看重奉獻,因為從事教師行業本身就意味著奉獻,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肩負著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接班人的光榮使命。這就要求教師,奉獻你的知識學識,奉獻你的愛心關心。作為教師,奉獻是第一位的,因為教師的價值就是在於傳道授業解惑,在於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5、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麼。

我的優勢能力

我的弱勢能力

責任感強,做事認真負責,富於同情心和愛心;

大學幾年的學習,具備了較為深厚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從教技能。

缺乏具體的教學實踐經驗,從教經驗還有所缺乏;

缺乏長期的知識和技能積累過程,知識儲備和從教技能有待提高。

三、職業分析

參考人才素質測評報告建議以及通過xx等途徑方法,我對影響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

1、家庭環境分析

t;·,父母均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境貧寒,大學幾年的學習已使家裡背棄了沉重的債務負擔,一方面家裡急需我出來工作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很急切的想用自己的學識回報生我養我的故鄉。早日改變家鄉的貧窮面貌!

2、學校環境分析

我所就讀的大學--···大學,是一所以師範類專業為特色的歷史悠久學風濃厚的省屬重點大學,我所就讀的專業--中文師範專業,是我們學校建立最早,學科實力最強,師資力量最雄厚的專業。大學幾年的學習和薰陶,使我打下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從教技能。

範文二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對師範二字的闡釋。那么,對於師範生的我們該如何做好職業能力發展的規劃?我想其根本也就在於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一、 學為人師

如何做到學為人師?其重點就在於學。那么如何學才能做到為人師呢?

大學是一個學習知識的聖地,對於師範生更是如此。走過聯考,我們遠離了中學時代;進入大學,四年後,我們又重回中學。不同的是我們由學知識轉變為傳授知識,由學生轉變為教師,站在那三尺講台之上,我們如何以對?這些就是我們大學四年所要學的。

具體說來,主要包括教學技能的培養提高及以後所教學科知識的學習。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崔允說:“要求每一個師範生不僅要系統掌握所教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知識結構,而且要能夠熟練套用各種教育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向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發展。”他指出,我國現有教師教育課程設定存在的兩個問題:一是師範生專業過於強調學科課程,教育專業課程在學科機構中比重偏低;二是作為培養教師職業能力的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法老三門,充斥著基本概念、原理等抽象詞語。由此帶來的結果不難看到,一方面造成了教師教育能力低下;另一方面,教育類課程成了學理研究,從而影響了師範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在希望學校、教育部改變師範生教育教學科目分配的同時,更要在學習中努力提升自我的教學能力。

一方面,關於教學技能,主要包括課堂教學技能和課外教學技能。對於課堂教學技能,我們師範生應重點培養發展自身的導入技能、語言技能、講解技能、提問技能、演示技能、板書技能、變化技能、強化技能、課堂控制技能、結束技能。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就要進行知識的導入、知識的講解、課堂的互動、知識的板書、知識的靈活應變、課堂時間和知識的合理分配以及課程的結束等。那么,以何種方式導入所要學的知識,如何講解知識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課堂互動中提什麼問題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何靈活應對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如何控制好課堂時間和知識的分配,怎樣板書才能有利於學生理解知識以及如何結束這一堂課?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基本教師課堂技能。並且,我們也要掌握好組織各種課外教學和活動的能力,因為課外活動也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在大學裡,我們有很多這樣培養自己組織活動能力的機會。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21世紀人民教師,我們在提升自我教師技能的時候,要為自己定位,我們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開發者、引導者,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純粹的知識傳授者。在21世紀的今天,要創新就要重視培養我們下一代的自我學習能力以及創新性學習能力。基於此,相應的教學方式也應由講授式和灌輸式向啟發式、案例式、探究式轉變。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發現的積極性。

因此,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我們師範生應注重一下幾個方面技能的培養:一、三字一話,即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和國語。這些是一個教師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師範生可以自發組織相關技能的培訓及測試; 二、教師形象、衣裝的設計; 三、課外活動的組織和策劃,因為中學裡,各種比賽、晚會等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只有學好了所教學科的知識及其系統結構,才能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靈活自如地引領學生學習,才能輕鬆地解決學生所提的各種相關的疑問。也許,對於知識量,我們完全足以來教導中國小生,但我們現在學習的是其思想以及理論,缺少了這些,我們也就缺乏相應學科的素養,而大學正是我們培養自己專業學科素養的時候,我們怎能不全力以赴?

而且,為提升自我知識面,使我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在所學專業領域進行學習、探索,我們也應該注重專業課知識的學習。

此外,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多媒體化教育也將是未來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培養教學技能的同時,我們應努力多媒體技術,提升自己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為以後的多媒體教學打基礎。

二、 行為世范

如何行為世范?

古人曾說:“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育薰陶。”任何一個人實際上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進行著自我修養。人民教師所從事的事業是塑造我們社會主義下一代新人的崇高事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其思想修養也就顯得更為重要。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指出:“首先是教師品格的陶冶,行為的教育,然後是專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不經過這樣的步驟,任何一個教師也不能夠成為很好的教師。”在德才中,德是解決為誰服務的方向問題,才是解決為誰服務的本領問題,德調節著才的運用,起著靈魂和統率的作用。一個老師的言行舉止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一舉一動也在不經意間無形地影響著學生。德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近年來,學校也很注重德育工作建設,相應地採用了很多途徑。如定期開展時事政治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舉行各種有教育意義的團組織活動;進行團乾培訓以及黨校培訓等,學校通過這些途徑來增強學生的道德水平。雖然如此,但關鍵還在於我們自己,只有我們積極用心參與,才能真正在學習、活動中提升自我修養!

具體說來,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有一個渴求進步的願望,要努力塑造一個美好的心靈。這就要求我們師範生在學習專業課知識的同時,要自覺地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做到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更要熱愛我們將來的教育對象——學生;第二、要有堅強的毅力,我們所說的思想修養並不是關在屋子裡閉門思過,要在平時的學習實踐活動中去錘鍊,這樣年長日久,我們的思想境界才能“更上一層樓”;第三、要學會謙虛謹慎,公正公平,只有總感覺自己是不足的,才能永遠前進,只有公正公平,才能使人信服,有句話說:“驕傲來自淺薄,狂妄處於無知。”這是很有道理的,只有養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胸懷坦蕩,公正公平的素養,將來才能做一個稱得上是合格的人民教師;第四、要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創新意識,沒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創新意識,我們就很可能落伍,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我們的思想境界越高,觀察問題就會更深、更遠,這樣才能應對將來這個多變的教育環境。這些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煉成的,而是經過長期的培養形成的。因此,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努力培養師德,讓自己的言行舉止真正成為世范。

此外,我們應樹立好獻身教育的恆心!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級階段,教育事業是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受教育的人數已超過4億,教育質量的高低也就直接關係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成敗。因此,忠於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已刻不容緩。而且,忠於教育事業也已成為一個教師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只有真正獻身教育事業、忠於職守的教師,才能稱得上是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樹立好獻身教育事業的恆心!

因此,對於師範生的我們,應按照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核心標準來發展、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而這些職業能力及素質是在我們成為一名師範生的時候就應該著手開始培養的和發展的。在大一大二階段,我們應更注重“三字一話”、活動組織能力的培養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大三大四階段,我們應注重講解、溝通及教師形象能力的培養;而對於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應貫穿在我們大學學習乃至整個人生之中。

這樣的四年,我相信,將會練就出一批批優秀的人民教師,將會為教育事業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