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行路難,跳槽別住“腿”

讀者王先生:每年的三到四月很多人忙於跳槽,一方面,企業大多在春節後實施新年度的招聘計畫,因而有大量的職位需求;另一方面,很多有想法的職場人士,想尋找更好發揮自身才智的新空間。對於有跳槽打算的職場人士來說,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有事您言語”專欄記者:記者走訪了中國北方人才市場專家,他們給出了幾條建議。

一是要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專家表示,一次理性跳槽,有可能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質的飛躍;而一次盲目跳槽,或將使自己陷入惡性循環。認定方向很重要,堅持方向更為重要。跳槽就像在塞車時多車道行駛的汽車,人們總覺得另一個車道更快而頻頻換道,結果常常是沒能更快,可能更慢。

二是要做好資料採集分析工作。選擇相對熟悉的工作領域、環境以及和自身經驗、愛好相近的工作崗位。專家認為,初入職場者要經過兩到三年的時間才能逐步建立對企業、行業的認知度,織成自己所需的人脈網路。如果盲目跳到一個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工作領域,不僅浪費了原有的資源,還可能要從零做起,並面臨“水土不服”的窘況。如果目標企業的性質或企業文化與原來企業有很大不同,跳槽者也需要較長時間進行調整。因此,跳槽者要做大量的調查,不僅要全方位了解目標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更要深刻剖析自我、準確定位,並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做好充分準備。

三是要以未來發展空間為著眼點。薪酬雖然是影響跳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專家建議,不要把其看得過重,而應著眼於目標崗位、企業及行業的未來發展空間上。很多企業在招聘時往往許諾高薪酬,但其背後有很多附加條件;有些企業雖然工資不高,卻有不少福利;有的企業入職時待遇一般,但行業優勢顯現時迅速成為“績優股”。專家特別提示,跳槽者要有維權意識。對勞動契約條款的溝通和確認工作要細緻認真,防止權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