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高校都給新生做職業規劃

又到了應屆畢業生求職高峰,龐大的畢業生求職大軍出現在人才市場上。面對一年勝似一年的就業壓力,畢業生求職的時間表越來越前移。據媒體報導,東華大學為了讓新生更好地利用大學四年時間成才,在軍訓之前就集中培訓1天的職業生涯規劃課;在中國第一學府北大,新生入學第一課就是職業規劃,北大還為學生提供職業測評、職業生涯規劃諮詢、職業規劃訓練營等服務。對此,向陽生涯職業諮詢機構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把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提前到新生入學之時,這樣的改革意義深遠。同時,大學生職業定位和規劃應更加深入和務實。

洪向陽認為,從大學新生開始就進行職業定位和規劃,至少有兩方面的深意。

首先,從高中跨越到大學,學生們面對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學業、生活、就業等壓力可能讓大學生難以適應。一些名牌大學學生因為不堪壓力而自殺、退學,也有許多大學生稀里糊塗地度過4年,畢業時找不到工作,不知走向哪裡。職業規劃能夠為大學生渡過大學生活、有效成才、順利就業提供正確的方向,職業心理諮詢也能及時解決大學生的各種障礙和疑問。

其次,儘早確立個人職業定位和規劃,更為深入、準確地認識自己,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合理地設計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從而為將來就業早做準備。現實中,許多大學畢業生直到求職時還沒有清晰的目標,對自我缺乏了解,不得不在職場中摸索,用時間和教訓做學費尋找道路。正是因為他們在大學中缺乏職業定位和規劃,未做好應有的準備,才使得就業之路崎嶇不平,甚至走上了難以回頭的彎路。在歐美已開發國家,職業規劃諮詢培訓從國小就已經開始,持續到中學和大學。

如今,職業規劃終於開始列入新生必修課,不得不說是一大進步。不過,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洪向陽認為高校職業規劃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使得職業規劃很難落到實處,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首先,從時間來看,僅僅一天的課堂式培訓課程只可能是蜻蜓點水。職業定位和規劃是一門系統科學,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缺乏持續的跟進和調整,職業規劃只是空中樓閣。另外,職業定位和規劃的內容涉及興趣愛好、課程選擇、生活安排、技能培訓等許多方面,簡單的“大呼隆”式培訓顯然難以實現。

  其次,缺乏針對性和個性化。培訓往往是簡單地教學生一個方法,讓他們自己去規劃。事實上,大學生們的自我意識比較低,往往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讓他們自己做職業規劃,不僅針對性不強,而且還有一定的風險。

再者,職業規劃課教師的專業程度也有待加強。在國外,一個大學職業規劃教師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和嚴格考核,並且必須有多年實際從事職業諮詢和規劃的操作經驗,如果教師缺乏經驗,指導給學生的一些知識也就是紙上談兵。洪向陽表示,在向陽生涯職業諮詢機構負責進行的國內唯一政府認證的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培訓中,一個合格的職業規劃師要花去一百六十多個課時的系統學習,包括理論培訓和案例實習、輔導,最後要經過嚴格的筆試和案例考核,才能獲得由上海緊缺人才辦認證的職業規劃師證書。不僅如此,之後職業規劃師還要接受一段時間的案例督導訓練,才能初步達到獨立進行職業諮詢的要求。而目前,國內高校系統還尚未建立一支專業化的職業諮詢和規劃隊伍。

洪向陽表示,如果中國高校都從新生開始上職業規劃課,指導並跟進每個學生的職業規劃,未來人才市場上的待就業畢業生會大大減少。

據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透露,相對於高校尚在初期探索的職業規劃教育,目前向陽生涯職業諮詢機構在商業培訓學校已形成了系統完善的職業規劃教育課程。如向陽生涯與知名it培訓機構慧識達教育機構的合作中,從新生入學第一周起即由向陽生涯ccdm職業規劃師為其進行系統的職業規劃教育與訓練,從入學到畢業,職業規劃師將系統跟進每一位學員,為每位學員建立個人職業規劃諮詢檔案,幫助學生進行專業方向及職業定位,選擇職業,及為期3-5年的職業生涯規劃。以確保學員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就業更加高效,更重要的是從學習期開始即對未來的生涯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