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職業生涯規劃範文

一、自我分析與環境分析

我是一名從事了XX年班主任工作的“新”教師。說“新”,有兩層含義:一是我從慶嶺九年制學校轉入天崗中心校也只有兩年時間;二是雖然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班主任,但是接受新的班主任觀和教學觀的洗禮也只有最近三、四年的時間。現在我是天崗中心校四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兼任四學年的學年組長。從調入天崗中心校開始接這個班整整兩年了,我已經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和家長的認可,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也很信任我,可以說我已經完全融入了新的環境中。

我之所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新環境,獲得周圍人的認可,我想與我的認真勤懇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素質是分不開的。但更深入地剖析自己的職業發展:為什麼近三四年發展得較快一些?靜心思考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我更多地接受了新思想、新理念的薰陶,能抽出一點時間來讀書學習了,更多地用腦子做工作了。反思一下自己的班主任生涯真的很慚愧:那么多年來埋頭苦幹,“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但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和自身懶惰思想的束縛,我也一度成為應試教育和師道尊嚴的追隨者,曾經的“優秀教師”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真的不能算是一位好老師。所幸的是已經開始了,就不算晚。新的工作環境是我不斷成長的動力,“名優班主任培養工程”是我成長的平台,家庭環境也有了我堅持學習的保證(孩子長大了,該上一年級了,我們可以共同學習)。

一、我的新觀念

學生觀:每一名學生都是一朵花,都能綻放出屬於自己芬芳。

質量觀:不讓一名學生掉隊,努力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可持續發展。

班級管理思想:關注心靈成長,實行自主管理,用細節與文化打造特色管理。

班主任觀:班主任要成為學生的精神關懷者、人生引領者、潛能發掘者。

職業觀:教師的責任就是愛每一個生命。

三、發展目標

長期目標:五年內成為吉林市優秀班主任,努力做一名專業的幸福的班主任。

近期目標:

1、一年內細讀兩本以上教育專著,結合實際進行實

踐研究,每周最少寫一篇教育敘事,一年內最少寫

一篇經驗論文,至少兩個經典案例。

2、繼續完善量化管理,真正地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

3、繼續打造書香班級特色,堅持每天閱讀20分鐘,與學生共讀共享的讀書樂趣。

4、努力保持每天心平氣和。

四、發展策略

1、以“名優班主任培養工程”為平台,積極參加學校、進修學校等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學習活動,完善自己的班級管理理念和教育方法。

2、堅持經常閱讀教育專著、教育刊物和其他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利用好網路資源,向名師學習,開闊自己的視野。

3、開展行動研究,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利用教育敘事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儘快將“實踐智慧”上升為“理性智慧”,成為研究型教師。

4、經常實施自我反思和目標監控,不斷提升自我,進行自我激勵。

5、完善晨誦、讀書匯報會等讀書活動,自設閱讀欣賞課,堅持每天閱讀20分鐘,讓書香浸潤學生的心靈,讓閱讀激活靈動的生命。願我早日成為一名專業的、幸福的班主任!
 

新教師職業生涯規劃

新的學年開始了,又一批新教師走上了講台。新教師有激情,有闖勁,創新開拓意識很強,如果得到科學、專業的引領,其成長速度會是相當可喜的。

“教師到底應該教什麼?”“我該怎么辦?為什麼我怎么都教不會他們?!”“當教師這么累,我的快樂在哪裡?”……

這是不少新教師上崗後對教師職業發出的感嘆!其實,做老師容易,做個“有心的老師”不容易。如果新教師上崗後不久精神就開始枯竭,那么其職業發展就會停滯。因此,新教師要保持自己良好的適應新崗位的能力,必須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持續的職業發展規劃。

一、規劃“適應階段”

新教師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是拜師學習與模仿階段:新教師要逐漸熟悉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考試測驗等教學常規性工作,多觀看優秀教師的典型課例,不斷地把教學知識轉化為教學能力,並逐漸認同教師的職業責任,實現由師範生向教師角色轉變。

二、規劃“基本功階段”

新教師工作到第三年左右,是練就教學基本功階段:一是教師的“二字一話一機”(粉筆字、鋼筆字、國語、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一般基本功;二是備課、上課、批改、輔導、測驗等常規基本功;三是處理重點、難點等課堂教學基本功;四是分析和了解學生、管理學生能力的基本功。至此,新教師具備了獨立的教育實踐能力,成為勝任學科教學的教師。

三、規劃“形成經驗和技能階段”

教師工作到第五年左右,是形成經驗和技能階段:教師開始認同教師的職業價值,逐步樹立現代教育觀念,研習名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教學風格,結合個人的教學實際情況,從語言風格到課堂結構、設計思路等進行創造性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設計、教法和學法指導等教學方式,構建了自身教學經驗體系。

四、規劃“教師成長的徘徊階段”

教師工作到第五至八年間,是教師成長的“徘徊階段”:教師在教學業績上提高不明顯,出現心理學所說的“高原現象”,許多教師滿足於自己的那點經驗和技能,也就此裹足不前。

教師要想突破成長的“高原期”:一要明確專業成長“著力點”——加強教學技能技巧的訓練,走出教學藝術缺乏的“高原期”;二要找到專業成長“生長點”——重視教育教學技術的運用,走出教學技術缺乏的“高原期”;三要探求專業成長“發展點”——繼續教育要終身化,走出專業知識缺乏的“高原期”;四要尋求專業成長“契合點”——培養合作意識,走出單打獨鬥的團體精神缺乏的“高原期”;五要確立專業成長“支撐點”——參加教育科研活動,走出教學自我診斷缺乏的“高原期”。

五、規劃“教師成名階段”

教師工作到第8至XX年左右,是教師“成名”階段:少數越過“高原期”的教師,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並對學科教學有獨特見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成為學科教育專家。

這階段教師的工作特點有兩個:一是教學在批判中。教師在教育教學忙碌與寧靜中開展自身對話,在教育反思中不斷接受理智的批判,在實踐中不斷接受理論的提升;二是教學在研究中。教師在不斷的學習與研究過程中拓展內涵,增長專業能力,提高專業水平。

六、規劃“教師成家”階段”

教師工作到第XX年以後的一段時間,是教師“成家”階段:教師不滿足於在教育教學方面已有的建樹,始終“咬定青山不放鬆”,繼續走教科研之路,並把研究的觸角伸到教書育人的各個方面。這階段教師的工作特點是教師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因他們豐富的學識、靈動的智慧、激情與活力而成為充滿底氣、靈氣和大氣的立體課堂,使教學更成為教育。因此“成家階段”的教師,在理論上,對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實踐上,在做好“經師”的同時,更注重做好“人師”,形成自成一體的教學流派。

查看更多:
三年級班主任工作計畫
七年級班主任工作計畫
班主任教師的職業規劃書
班主任職業生涯規劃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