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留學美國經濟學PhD的職業規劃支招

 留學美國經濟學phd不僅申請難度較大,要想順利讀完phd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經濟學phd畢業後的職業發展是有很多方向可以選擇的,因此可以說經濟學phd是想在學術和非學術界大展拳腳的較好的學術平台。以下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經濟學phd的授課、求職及職業發展方向。

1、經濟學phd的學習schedule:

在就讀的第一年,進行標準化課程的學習,包括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高級經濟學課程,等學期結束後會組織專業性較強的資格考試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篩選學生。在第二年內,學習經濟學phd的學生至少要研究兩個專門領域,即開始經濟學論文的創作。導師的選擇是需要導師和學生內部進行雙向的選擇。在經過長達2-3年的專業領域研究後,就會有專門的負責人進行評閱學生的論文,即由三人組成的論文委員會(thesis committee)就學生的論題和論證思路進行討論。最終學生會進行phd論文的預答辯 (thesis proposal),這個環節並不是必須的,最重要環節當屬學生的論文答辯  (thesis defense)。和國內的答辯略有差異的是,美國的經濟學phd論文通過與否決定於有沒有答辯的資格,如果說學生有資格進行答辯,那么說明論文基本合格,論文是可以通過的。但如果不允許答辯,說明論文還沒有達到標準,不可以畢業。

2、經濟學phd畢業後的求職schedule:

經濟學phd的畢業生首選的求職方向是學術界,即在各個高校任教。美國高校招聘的流程如下:

1)在10月底,明確目標學校,進行招聘前準備;

2)整理自己的材料,包括簡歷、就職論文、指導老師推薦信,在11月中旬,寄出材料給目標學校。

3)學校應聘面試大多在1月初,美國經濟學年會提供market place,歷時3天,每人次半小時。包括:面試者的論文要點、面試者的其他經濟學研究計畫、到底能教授哪門經濟學的課程

4)校園訪問,即申請人1月到所申請任教的學校去走訪,做一些學術交流。如:論文演講(seminar)或者求職演講(job talk)。要求申請人要兼顧各方面,能夠與學生個別交流。

5)受聘協商,大約在2、3月份,最終學校會和申請人簽訂受聘契約

3、經濟學家的學術職業道路

1)在學術界

在美國大學中,教授職位順序包括:faculty,助理(assistant)、副(associate)、正(full)教授。經濟學沒有博士後制度,因此正教授擁有博導資格。做美國大學的教授最關鍵在於取得終身軌(tenure track)身份。如果取得了終身教授身份,學校就不能辭退,教授可以選擇走人。

2)在非學術界

經濟學phd不僅在學術界會有很好的學術地位,在非學術界也能得到很好的發揮。以下就是最主要的發展方向:

(1) 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

(2) 國際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 還包括美國政府(美聯儲,財政部)及智囊團。

(3) 商業組織:投資銀行,金融證券機構,諮詢公司包括:管理諮詢,經濟諮詢,法律與經濟諮詢等。

3)非學術界與學術道路的區別在於:

(1) 論文不重要,面試最重要

(2) 學位不必要,素質才重要

(3) 學術界到業界易,業界到學術界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