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職業生涯中的幾個問題

職場人生中,職業女性永遠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是別人眼裡的風景,常有她們自己的苦衷。甚至站在成功前列的白領金領,也經常陷入迷失的痛苦之中。仔細讀了《女友》雜誌社轉來的五封信,我就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她們迫切需要解決這些問題,而解決之道何在?

我自己有過公務員、企業家和學者的三重經歷,其中的許多困惑自己也遇到過,痛苦過,失望過……看到這些來信感同身受。逐一用心地做了解答,並在《女友》雜誌上連載,不僅幫助她們解決了問題,幾年來也得到了職業人士的熱烈反響。

一、《職業經營:職場精英的必修課》

來信摘要 前途暗淡,是去還是留?(林青 美編)

前年從四川美院畢業後,我一直呆在成都一家小雜誌社裡作美編。雜誌的發行量不足兩萬,而且是黑白的,幾乎沒有什麼版式設計要做。我的工作和薪水一樣,都很少。我是學油畫的,在美院算是個不錯的專業,但在人才市場上卻很難有專業對口的工作。和我同時畢業的同學有的去做平面廣告設計,有的開始搞婚紗攝影,倒是都幹得風生水起,收入也可觀。

現在的工作既不能給我專業上的長進,也不能給我好一些的報酬,我實在是不想呆在雜誌社浪費時間了。也許,轉行是惟一的出路?我既不喜歡攝影,也沒興趣做廣告,轉哪一行才好呢?

覆信摘要:解析與對策職業經營當有道

在人生長河中,職業生涯應當是最亮麗的一段景色,更何況是大學畢業那段“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的時段。而林青畢業後的適應期職業生涯,看來缺少那么一點亮色。緣由自然可以找出許多,但從職業學的角度看,裡面有一個職業經營未得其道的問題。

“職業投資理論”認為:職業場所是一個投資場,職業者是用自己的知識能力進行投資。既是投資嘛,當然要有經營,有收益。林小姐的這段職業生涯,可以說是沒太注重經營。我們知道,一個企業,沒有經營哪裡會有效益?對於一個職業者來說,其實也是一樣,職業經營與職業成果是一個因果關係。大家同時走向職場,同學們風生水起,林小姐卻波瀾不興,主要差別恐怕就在於此。

林小姐的情況,職業場上不在少數。據我們對深圳100家企業的調查,在當代職業群里,沒有職業經營意識,不懂職業規劃的占到80%以上,女性比例要更高一些。

其實這也是個不難解決的問題。一般的職業專家都會給出這樣的建議:加強專業的學習,本事多了自然選擇多,這很重要。但是對林小姐來說,更重要的,是學會職業經營!這裡提出三個對策供參考:

對策一,資本重估——身家幾許?將自己的基本素質,專業特長重新梳理,看看自己擁有的全部知識能力和它的市場價值。其實,專業限制並沒有林青想像的那么嚴格,油畫是基本功最強的美術專業之一。以油畫專業的藝術功底,在實用美術領域可以大展身手。據我所知,有好些搞實用美術的人,是很希望能有純美術專業的功底的。從同學們已經取得的成功看,向相關行業轉移,並無大礙。《福布斯》中國大陸50名首富之一的楊瀾,本是學外語的,從長城飯店跨入央視,成為明星主持人;又從主持人躋身香港影視業,最近又進軍it行業,每次都是對專業限制的突破。讓許多科班出身的專家望塵莫及。

對策二,職場分析——身在何處?在一個有潛力的職業場裡,個人資本會成幾何級數裂變增殖;而把種子和汗水撒到鹽鹼地里,則可能顆粒無收。林小姐目前要儘快判明:所在的職場是沃土還是瘠地,是不是真的沒有多少開墾的價值,如果是,果斷離開,不要在此浪費青春了。

對策三,目標分析——意欲何為?上一步走的不好不要緊,人生的路長了,誰都難免走一段彎路,下一步要走對才是重要的。在採取新的行動之前,一定要成竹在胸。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建議林小姐最好以油畫專業的技能優勢為核心,以相關領域為選擇。這可能需要補充一些技能資本,比如電腦美術操作技能,產品開發和市場行銷技能。如果走得近一點,可以到一個更好的報刊雜誌做美編,稍遠一點,又不想進入廣告業的話,也可進入it業,做平面設計師,三維設計師,網頁設計師。再遠一點,可以做藝術品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更是別有洞天。總之,關鍵的問題,是學會經營。領悟了職業經營之道,隨便哪個本子上,都能寫出“成功” 二字。

二、《職場明星捷徑:小品做成精品》

莎士比亞說過:“整個世界都是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就是這個舞台上的演員”。新員工當然就是職業舞台上的新演員了。新演員成為明星有捷徑嗎?很簡單:像小瀋陽一樣,從演好你的小品開始。

來信摘要 新員工出頭無望,我該怎么辦?(何芸 客戶助理)

我是一個新員工,當初到這家公司應聘,看重它是全球知名的美資船務公司,薪水福利都不錯,而且大公司的培訓機會比較多。但乾下來,我發現事實和構想之間有太大的差距。參加工作半年了,一直做客戶服務部助理。首先,我是學新聞的,十分缺乏關於船務運輸的專業知識,但公司緊俏的培訓機會都是給已經有專業基礎的老員工,我成了最需要培訓又最不可能被培訓的人。其次,起薪水平雖然比較高,但增長太慢,所在部門的平均工資是全公司最低的,比起主要業務部門來,相差不止兩千元。

很多朋友羨慕我能在大公司工作,我惟有苦笑。老員工告訴我,這個部門不但沒有升職的機會,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被炒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客戶服務的工作很簡單,新手很快能適應,而且新手工作勤奮要價又低啊!

覆信摘要 把小品做成精品

莎士比亞說過:“整個世界都是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就是這個舞台上的演員”。此語用在職業場上,再恰當不過了。所謂職業,簡明扼要的定義就是:“穩定的社會勞動角色”。

何芸的困惑,表明她對職業角色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從大量職業個案中我們發現,作為一個職業場上的新手,普遍面臨這樣的現狀:重要的課題,深造的名額,曝光的機會,都讓老員工占了。特別是人員穩定的大公司,比小公司機會更少。新員工能夠進來,就很不容易了,能夠留給新員工的,當然都是些輔助性的工作。

在這樣的環境裡,是不是就沒有機會了?怎樣才能脫穎而出呢?這裡給出二個參考性的對策:

第一:從盲點中發現機會

世界上並不缺少機會,而是缺少發現。

山東臨沂的蔣慶芝,原來是養雞場打工女,每月掙300塊錢。發現有人將雞糞拉出場外賣錢。她就找到幾個場的場長,把處理雞糞的活全部包了下來。四年賺了 100多萬,成了遠近聞名的百萬富婆。你看,要論機會,養雞場場長是不是占先?但他沒有看到,他看到了雞和蛋。所以,只要你的感覺更敏銳,一樣可以搶占先機,後來者居上。卡耐基說過:人們不正眼看看,常常為自己的機會所拌倒。職場新人,要看仔細,別人的盲點可能就是你的機會!

第二,從小品中演出聲望。

職業場上,什麼是小品?起草檔案是小品,接打電話是小品,打掃衛生是小品,討論發言是小品,服務客戶也是小品。演唱大戲的機會甚少,做小品的機會多多。其實,比起直接演大戲來,小品風險小,價值並不低。很容易表現出你優秀的技巧。又少有人會惡意阻撓。進入職場的第一階段,小品絕對重於大戲。

演小品,並不低下。即使你提皮包,倒茶水,也不要以為是做下人:象莎士比亞所說的,我的王冠不在我的頭上,而在我的心上。郭為初進聯想時,是該集團第一個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員工,但他的第一份工作卻是給領導開開車門,拎拎皮箱。出人頭地,從小事最最佳化做起,一步一個台階走上去,最後成為聯想集團的副總裁。你看演藝界裡,趙本山、趙麗蓉、黃宏,如今火了的小瀋陽,都是靠小品獲得了演大戲都難以獲得的成就。何小姐是搞客戶服務的,對客戶的了解,是一個任何一個高級員工的必修課。況且在客戶至上理念深入人心的時代,客戶服務,目前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的業務。是大有演頭的。

當然,演小品並不簡單,也需要精心的排練。就說最簡單的待人接物,有多少人能做得自如得體?宴請點菜,有多少人可以做得無可挑剔?起草文稿,有多少規範準確?傳達信息,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上通下順?所以,君莫急,一招一式,都要像練功一樣,扎紮實實;一事一項,都要象演大戲一樣,做到絲絲入扣,獲得的喝彩自然越來越多。小品的功夫到了,隨時都有你表現的機會,成為職場上璀燦的明星,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工作還是進修的最佳選擇》

白領職業生涯中,經常會遇到兩難選擇:或者發光或者充電,當你無法對成長“躲貓貓”時,如何做一個明智的選擇呢?

來信摘要 兩難選擇,進修或工作? (徐小莉 內衣形象設計師) 

很早我就認為內衣形象設計是一個發展前景非常好的行業。事實正如我所料,這幾年內衣形象設計室開一家火一家,好在我入行早,經驗豐富,工作機會是不愁的。我目前最頭疼的事情是,到底應該繼續工作還是應該暫停工作趕緊充電?

男友已經為我聯繫好了上海一所大學,進修服裝設計,需花兩年時間。我的專業是英語(專科學歷),是一個與內衣形象設計完全沒有關係的專業。我也知道如果不趕緊補充專業知識,以後要有進一步的發展就難了。但花兩年時間讀書,會不會喪失很多的一線工作經驗呢?我目前就是靠經驗取勝的,到時候學歷有了,經驗沒了,會不會得不償失呢?

覆信摘要 蓄能發光細權衡

職業人生,是一個不斷補充能量和釋放能量的過程,學習充電是職業資本的積累;工作實踐是職業資本的經營。要取得成功,兩個方面需要互補互動。分析一下徐小姐的情況,她進入內衣形象設計行業,並取得了成功,起初的優勢不在職業資本方面,而在於職業經營,是她選擇了競爭者少,成長性好的領域。眼下,競爭者日益增多,徐小姐開始考慮下一步的計畫,本質上是一個變先入優勢為持久優勢的戰略,可以看出,徐小姐屬於那種有戰略眼光的人。

這世界上你常常會遇上兩類問題:一類是看起來複雜解起來容易,另一類看起來簡單解起來困難。徐小姐的問題就屬於後一類——起來簡單,解起來不易。

發光固重要,蓄能不可少。學習的速度不能超越變化的速度,我們就會被機會甩在路邊。“磨刀不誤砍柴功”的道理誰都知道,但讓徐小姐及許多職業者頭痛的,不是充不充電,而是何時蓄能,何時發光?

在我們使用手機時,是無須問人何時充電,那上面有電量測定顯示。我們職業者充電,苦於沒有一個測定標準,所以感到有些茫然。

在《思卓職業規劃教程》中,有一個職業競爭能力測定指標體系。其中三項測定指標可能對徐小姐的問題有參考價值。

1、核心技能與個人全部知識體系的比率應保持在120%以上;

2、個人職業能力與職位能力需求的比率應保持在120%以上;

3、個人職業能力與競爭對手能力的比率應保持在150%以上;

如果測定有一項低於以上指標,就等於亮起黃燈,需要臨時充電;有兩項低於以上指標,就是亮起紅燈,應該集中充電了。這種測定,最好是請職業專家協助,要是不具備條件,也可以簡化程式,比如找一些熟悉情況,又值得信任的人幫你做一個大體的估計。

解決了充電蓄能的問題,還有一個如何充電蓄能的問題。上學深造,是一個捷徑,可以集中時間,靜下心來,比較系統的學到一些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某些操作技能。但現在許多職業者在學習問題上有一個誤區,似乎上學才是學習,其實,學校絕不是唯一的提升途徑。人與電池不同的地方是:在使用中也能充電,甚至使用本身就是一種蓄能過程。比如徐小姐的“經驗豐富”,實際上是在使用中得到充實的。停下兩年讀書,真的可能會如她所擔心的:到時候學歷有了,經驗過時了。所以建議徐小姐對學校的教學情況進行認真的考察,看是否真的是教有所用,不要只看重文憑。

假如真的決定上學,也要妥善處理現在的工作,不割斷了與實踐的聯繫,比方說,我的一個在職研究生,將企業連鑄連軋,提升效能的課題帶到課堂上,寫出了《小型煉鋼廠的生產流程再造》的論文,不僅順利通過了論文答辯,拿到了文憑,更可喜的是投入套用後,每年增加了上億元的收入。你不妨也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作為課題帶到學校,然後將理論知識帶回崗位。做到蓄能發光相得益彰,這樣,才能“躍上層樓,覓得天涯路”,通過精當的職業規劃,理清職業目標,讓職業生涯的停頓點成為人生戰略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