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從未遠離作文

【參考文章一:愛,從未遠離】

“這只是出於一個母親的本能。”面對突如而至的讚美,受傷的吳菊萍淡然地說。這位母親在生死存亡的一剎那,勇敢地伸出雙手,接住了從高空墜落的鄰家孩子。有網友用公式估算出,吳菊萍手臂接觸到孩子時的那一秒,相當於接住了一個335.4公斤的物體。而一般人手臂受重只有45公斤。

生死時速的那一刻,超出了7倍之多的負重,沉重地壓在了她的臂膀上。骨碎,血流……是什麼讓她勇敢前行!是什麼讓她英勇無畏!全國數十萬網友為之感嘆、為之動容。

這就是愛的力量!

愛不避親疏,源於本能,發自內心。愛是這個世上最美的花朵。因為愛,我們看到了6月深圳,惠州美麗少女劉文秀以“天使一吻”救下欲跳樓的陌生男子;看到了龐貝城遺址中那對母子愛的姿勢——母親倚牆跪坐地上,右手撐地,左手將孩子摟抱在懷中,臉頰緊貼在孩子頭頂上;看到了7·23甬溫線發生高鐵追尾事故後,許多周圍的居民、外來民工在第一時間不避風雨、不顧泥濘、不懼危險,帶著大愛之心投入搶救的感人場景……愛,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傳遞著。

對比老人跌倒街頭,卡在欄桿中無人相救悽然逝去的冷漠;對比公車上乘客被劫,一車人面面相覷、噤若寒蟬的懦弱……愛的缺位讓我們痛心。是的,生存壓力、失業威脅、家庭事業的矛盾、人際關係的疏遠等等,給我們的精神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和巨大的壓力,但這並不是我們逃避愛的藉口。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要呼喚愛,讓愛給予我們力量,重塑我們心靈的夢想。

愛,從未離開過我們,就像“最美媽媽”的那一接,簡單到只需本能地伸手出去。願愛之花處處散發芬芳。

【參考文章二:愛,從未遠離】

在我的印象里,我似乎一直和奶奶在一起。從小到大,一直未曾改變。愛也始終未曾遠離。

上幼稚園前,我和你在一起。你每天陪伴我,盡你所能哄我開心。

上了幼稚園,便開始了一段你我共同痛苦的日子。

那天早上,你起得早早的,也把我早早叫起來,對著睡眼惺忪的我不停的叮囑:“要聽老師的話,中午飯要多吃,水果汁不要灑衣服上,洗不掉…”

然後,你看了看錶,就帶我走出了家門。一路上,你一句話也沒說,只是拉著我,紅了眼圈。

到了門口,你把我交給了老師,便回過頭,不再看我。這時,我才意識到整日陪伴我的人要離開我了。我對老師又踢又打,終於在你邁出第一步後哭了出來。

你定在那裡,聽著我的哭喊,不敢回頭又不捨離去。

這時來了一個年輕的老師出來攙你出去。你木然地走了,走出去好遠,卻又猛然掙脫了,回頭沖我喊著什麼,摻雜著我的哭聲,我沒聽清。

不過我慢慢安靜了下來,藏在小桌下,適應沒有你陪伴的這段時間。

老師只是帶走了奶奶,她的愛確留了下來,未曾遠離。她在家叮囑我的那些話迴蕩在我耳邊,像是她在我身邊,一直陪伴。

我上了國小,你迎來了更多的孤獨,你一整天坐在家裡,有時都不動一步,只是望著那些你洗好的我的衣服。再盼著放學,好去接我。

見到你,同你回家,吃你做的菜,像是充電。這餘溫可以再維持一整天,直到再見到你,我都不會孤獨。因為我感覺到了你的溫度,愛始終未曾遠離。像是你在我身邊,一直陪伴。

如今,表姐上了大學,奶奶被姑姑接去了杭州。

聽姑姑說,奶奶經常半夜偷偷哭。大概是想我了,叫我多給她打電話。

撥通了電話,有掛下了電話。我泣不成聲。

飛機載去了奶奶,卻留下了她的愛,在我身邊,未曾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