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愛國的小故事三則

為了慶祝國慶,小編決定給大家分享名人愛國的小故事三則,是不是很感動呢?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快來看看吧。

名人愛國的小故事三則

一代大師梅蘭芳的愛國小故事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戰事爆發。日寇占領上海不久,得知蜚聲世界的京劇第一名旦梅蘭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請梅蘭芳到電台講話,讓其表示願為日本的“皇道樂士”服務。梅蘭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陰謀伎倆後,便決定儘快離滬赴港,擺脫日寇糾纏。於是他一邊給日本人帶口信說,最近要外出演戲,一邊攜家率團星夜乘船赴港。

梅蘭芳來到香港後,深居簡出,不願露面。為了消磨時光,他除練習太極拳、打羽毛球、學英語、看報紙、看新聞外,把主要精力用來畫畫。他喜歡畫飛鳥、佛像、草蟲、游魚、蝦米和畫外國人的舞蹈。這些作品,家人和劇團人員看到後十分高興,都說給他們帶來了許多美感和歡樂。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侵占香港,梅蘭芳苦不堪言,擔心日本人會來找他演戲,怎么辦?他與妻子商量後,決心採取一項大膽舉措:留蓄鬍子,罷歌罷舞,不為日本人和漢奸賣國賊演出。他對友人說:“別瞧我這一撮鬍子,將來可有用處。日本人要是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么,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了。”

“愛國”二字的分量

一條路,遙遠漫長,懷著熱切的心,即使走在沙漠,也像行於草場。

央視《小崔說事》曾對梁啓超的小兒子、中國飛彈控制系統創始人之一梁思禮院士,進行了一次親切而詼諧的訪談。

梁思禮先生1941年赴美求學,因為“二戰”,17歲的他與家庭斷了聯繫,失去了經濟來源,只好去餐館洗盤子,去食品廠裝豌豆罐頭。經過8年勤工儉學、刻苦攻讀,主修無線電專業,後來又讀自動控制,先後獲得了碩士及博士學位。

1949年,當他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的訊息,沒有考慮留在美國的各種優越條件及優惠待遇,也不顧慮是“保皇黨”後代的家庭出身,就憑著一顆純潔而又單純的愛國之心,毅然決然地回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這位知識分子的行動,印證了雨果的兩句詩:“人們不能沒有麵包而生活,人們也不能沒有祖國而生活。”

他在乘船歸國的途中,天天聽無線電收音機,終於聽到了新中國成立的廣播。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以濃重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廣播裡只說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是“五星紅旗”,梁思禮與同他一起回國的同胞,想像不出是怎樣一個“五星”,於是找出一塊紅布來,把大五角星貼在紅布的中央,四個小星貼在紅布的四角,他們就是在這樣一面想像中的“五星紅旗”下,在輪船的甲板上,開了一個歡聲笑語的慶祝會。

不屈的楊靖宇

提起抗日名將楊靖宇的死,人們無不崇敬。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他和抗聯戰士們面對日本侵略者殘酷的封鎖和圍剿,忍受著冰天雪地的折磨,在林海雪原里頑強地戰鬥著。1940年初,由於叛徒告密,敵人發現了楊靖宇,派人追捕他。

楊靖宇帶領戰士們連日奔走,身上多處受傷,餓了吃草根樹皮,渴了抓把雪團。最後,身邊的戰士都犧牲了,他一個人在密林中和敵人周鏇,雙手握槍,連斃敵人。左手受了傷,就用右手射擊。敵人向他喊話,讓他投降,他回答的是一連串子彈。直到胸部中彈,他才不屈地倒下。

敵人把楊靖宇的遺體送到醫院解剖,要看看他靠吃什麼頑強地打了這么多天。結果他的胃裡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樹皮、草根和棉絮。在場的日本人被他的英雄氣魄震驚了,不得不表示敬佩。

楊靖宇靠的是什麼?他靠的是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對踐踏祖國的強盜的無比仇恨。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艱難困苦,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