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半命題作文800

篇一:半命題作文:感謝——

半命題作文:《感謝___》

一、審題指導

命題形式:半命題作文(需自己補全)

題眼:“感謝”(因為什麼而內心充滿感激之情)

隱含內容:我(懷感激之情的是“我”而不是別人)

題目的完整意思:“(我要)感謝____”

語法分析:

填一個名詞或者名詞性短語,與題目中已經給出的“感謝”構成動賓詞組,而不要誤會命題者的意圖,不要出現語法錯誤……

正確示例:《感謝老師》《感謝貧窮》《感謝那次失敗》……

錯誤示例:《感謝信》《感謝,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感謝別人真的就那么難嗎》《感謝你,老師》……

綜合理解:

文章應該寫的是:“我”因為什麼原因、而對什麼人或什麼物或什麼事、怎樣心懷感激的。那么在文章中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件事情寫清楚,讓事件自己說話,證明這個人這件事這個物確實值得“我”感謝。

領悟:這是一篇敘事的記敘文,要寫具體的事

二、補題技巧

標題:《感謝______》

1、宜小不宜大:

題目太大,難以寫實,會給人一種表現不到位、文章內容空洞的感覺,不如往小里去命題來得實在,如《感謝那片樹林》《感謝後母的三巴掌》(達標冊上才看過《後母的三巴掌》)

2、宜熟不宜生:

既然是自己給自己補題,就應該找自己熟悉、有話寫的方面去命題,而不是自己給自己出難題,自討苦吃,如寫老師、同學、父母,寫某一次受表揚、挨批評、被幫助等就有事可敘、有情可訴。

《感謝自然》這個題大是大了點,但也並非不能寫,就是要學會化大為小,如寫自己在某一次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感謝母親》就更容易了,寫母親教育、關心我學習或生活的一件具體的事就能更好地表現主題……

3、寫自己擅長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方面,如果你長於敘事描寫,可以選擇生活中的實例來展開敘述,如感謝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儘可能寫得具體真實;如果你長於抒情說理,可以選擇高難度一點的東西來命題,寫得富有內涵或詩意些,比如感謝石縫中的小草、感謝挫折、感謝四季、感謝對手……

三、寫作構思

1、必須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主題

雖然要寫出自己心存感激的原因,但不是羅列空洞的理由,像做數學證明題一樣;也不應該只是對生活作概括性的說明,而不去選擇和敘寫典型的事例,讓事例告訴讀者某人某事如何值得你感謝……

2、必須對典型事例作細緻生動的描述

對於所選事例,必須不厭其煩,抓住能夠表現主題的細節等作生動敘述,包括對話、動作、心理活動的描述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不要只是輕描淡寫、泛泛而談……

四、主要問題

1、不會補題

有的人將題補得大而空,寫作起來不好把握,很難寫深透,如《感謝自然》《感謝人生》《感謝生活》……

不如化大為小,寫《感謝秋風》《感謝父親》《感謝小草》《感謝那句名言佳句》……

不會補題的另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補題不單一,將幾個要素羅列在一起,文章變成了要寫幾個人,影響了表達的深度和力度,如《感謝父母》《感謝老師和同學》《感謝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不如將題具體到一個人、一件事、一次經歷、一段感悟如寫《感謝父親的那一巴掌》《感謝數學老師》《感謝那個雨夜》

2、不會審題

有的同學自己補的題自己不會審,結果將內容寫散了,不能很好地表現主題。如《感謝老師》,有的概寫老師這個群體,教給人類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值得大家感謝;有的分寫語文老師、數學老師各一件事,說明我要感謝老師。

其實只要注意兩點,就能把這篇文章寫好,一是要說自己,而不是大家,寫自己是怎樣從老師那裡得到教育與關愛的;二是將材料放到一個人的身上去寫,主題就不分散了,內容也豐富了……

3、不會選材

很多同學所選的材料很普通,一點都不典型,讀來不夠感人,主題揭示不深刻。如《感謝自然》,泛泛的寫自然給我們提供吃的,我們要感謝自然。又如《感謝母親》,寫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值得感謝。

《感謝自然》這個題大是大了點,但也並非不能寫,就是要學會化大為小,如寫自己在某一次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感謝母親》就更容易了,寫母親教育、關心我學習或生活的一件具體的事就能更好地表現主題……

4、不會敘述

這明明是一篇敘事為主的記敘文,只要能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寫清楚就可以了(做到讓事實說話),但我們的同學偏偏就不敘事而去單純的說理,或者只是簡概的交待故事的大致情形,而不去具體將事件展開,作充分的描述,動作、神情避而不談,對話、心理欲說還休,修辭手法、細節描寫通通省去……文章不僅乾癟無趣、味同嚼蠟,人物形象也豐滿不起來,事件也看不出任何感人之處,主題得不到很好的表達。

五、解決辦法

1、審題要清。

看到題目後,在我們腦海中馬上會浮現出很多需要感謝的人:爸爸、媽媽、老師、好朋友、大自然等,但要想一想寫誰更能抒發出你的感情,你感謝他是緣於一件什麼事,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感觸最大。只有寫印象深、感觸大的事情才能寫得精彩,寫得動情。

2、選材要精。

一篇幾百字的作文,想要把自己對他人如何心存感激、為什麼會心存感激等給力地表現出來,非得注意選材。一是所選事例要典型,足以說明要感激的原因,二是要精,寫一件或兩件即可。尚嫌不足的話,還可以輔以一些對其他事例的概括敘述,但一定不能以概括敘述取代對典型事例的具體描寫。

3、注重描寫。

如果說情節是人的骨架,描寫就是人的血肉。要想使文章血肉豐滿就要有詳有略地去生動描寫。在敘事中要讓故事雙方自己去說,去做,去表現,讓人物通過自己的言行來表現自己的內心,還要寫出“我”當時的想法、認識、感悟。此外,寫好周圍的自然環境也能起到一定的襯托作用。

4、美化語言。

首先就是要把句子寫通順,要能讓自己所寫的每一個字都能準確地表情達意,不僅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楚,還能把自己的情感認識寫真切。另外還要努力做到:一要讓所用動詞、形容詞生動準確,並學會運用簡潔有表現力的成語。二要爭取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增強表達效果。三要引用古詩詞名言佳句警句等來增加文學底蘊。

5、寫好開頭結尾。

要在動筆前想好開頭和結尾,因為它們往往凸現和升華主旨。開頭一要簡潔(一般不超過五十個字),二要引人入勝(可以通過設定懸念等來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結尾一要呼應開頭,使文章渾然一體;二要彰顯主旨,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升華,最好能揭示文章的深層的社會意義,讓讀者受到教育和感染。

感謝生活

生活總會為我們留點什麼,痛苦、疾病、快樂、幸福……無論生活留下什麼,我們都不應該怨恨、嘲弄、冷漠,而應誠心誠意地感謝生活,感謝生活給我們這一切。

看大仲馬的書,讀到過這樣的文字:他終於從槍林彈雨中站了起來,撫摸著流血的身體,仰天大笑:“感謝上帝,讓我能實實在在地感受痛苦。痛苦真好,它告訴我我還活著,還擁有生命和希望。”

是啊,能體驗到身心的痛苦,這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最大的恩賜了。它告訴我們,活著,就有快樂,就有痛苦,就有希望。

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上帝關上所有的門,他會留給你一扇窗。生活也是這樣,在給了你失望、苦痛、坎坷之時,也給了你快樂和幸福,給了你豐富的體驗及回味。它蘊含著無限的風光與期望,等著你去發現去探索,等著你去悲傷去享受。它不吝嗇,不會關掉所有的門窗讓你終生身處絕境;它不虛偽,不會用香甜的糖果迷醉你的身心,而使你迷茫了尋找的雙眼;它不偽善,不欺騙,不世故,不論你是貧民還是高官都一視同仁。

一旦你學會以快樂、感謝之心對待生活,那你就會對生活中的一切心存感激,就會以一種樂觀的方式欣賞生活,評價生活。

記得那首情真意切的歌嗎“看時光飛逝,我祈禱明天,每個小小夢想能夠慢慢地實現,我是如此平凡,卻又如此幸運,我要說聲謝謝你,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當著名主持人楊瀾手持話筒、眼角含淚,用朦朧低回的方式演唱這首歌時,我聽出了她對生活的敬意和感激!

生活給予我們還遠遠不止這些。

它還教給我們責任,教會我們怎樣正確對待責任、運用道義;教會我們如何在實踐的過程中、在生命的長河裡,學會拼搏,學會掙扎,學會堅強,學會忍耐,學會以一顆平和的心去愛戴,去擁抱生活賜予我們的一切。

感謝生活,它讓我看到美,讓我懂得生命的意義;它讓我走近善,走進貧瘠的土地播種良知與善良;它讓我認識愛,讓我在長久的尋覓里聽到愛的腳步向我飛奔而來。

生活本身就如同腳下的路一樣,一眼看不到邊;它也許彎曲、狹窄、陰濕;也許筆直、寬闊、明朗。不管它有多少坎坷與障礙,生活總是會越來越好的,就像我們腳下的路一樣,雖然坎坷不平,卻總是一直向前的。

感謝生活,讓如此平凡的我擁有了那么多寶貴的情愫。

感謝生活,讓我在溫長的歲月里學會了感謝!

[點評]

本文緊緊抓住生活給“我”的教育來寫,是生活讓“我”明白了許多,懂得了許多,因此作者自然會真切地說:“感謝生活”,文章緊扣話題,層次清楚,語言有氣勢,有一定的震撼力。

感謝挫折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與坎坷——挫折,他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信心,但是,如果把挫折作一種動力與警戒,那我們一定能克服困難,越過坎坷,取得成功。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感謝挫折。

法國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面對性別歧視與環境的各種力量的交相夾迫,她幾乎相信自己已變為無用之人,甚至想到了自殺,但終究緊守著自己的首要原則“絕不讓自己被其他的人和事件擊倒”!她忍受了令人心力交瘁的醜聞,從事研究新的“放射性之域”,她以非凡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與接踵而來的種種打擊,最後終於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並澄清了自己的名聲,在那勝利時刻——頒獎典禮上,她還很有詩意地表示:“放射性是非常年輕的科學。我親眼見證它的誕生,全力撫育它成長。現在這孩子已經長成,變得十分美麗。”她還被稱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女性”。你看,著名的居里夫人不也是遇到挫折,不灰心,自強不息,鍥而不捨,最終越過了坎坷,到達勝利頂峰的嗎?

由此我又想起了我自己。我在四年級時,數學成績下降得很厲害,一再考了八十多分,老師也批評我,我十分傷心,灰心了,喪氣了,認為自己永遠越不過這個坎子。後來,在爸爸的鼓勵下,我重新振作起來,想:“居里夫人面對令人難以想像的大挫折,都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相比之下,我這點小挫折又算什麼呢?”於是,我便每天研讀數學,想盡辦法讓自己不粗心,動腦筋做難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老師也表揚我進步了。難道,這不要感謝挫折嗎?

是啊,在我的字典里,沒有“畏懼挫折”這幾個字,遇到挫折,必然會有一段徘徊於放棄與堅持的心理鬥爭,但是,我們應該再次站起來,努力,努力,再努力,克服困難,越過坎坷,去勇敢的迎接下一個挫折,百鍊成鋼,以強大的實力來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