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半命題作文600字

【篇一:凝視崇高】

總有一種高度,值得我去仰視;

總有一種理想,值得我去追求。——題記

不!有一種高度,不只是值得我仰視,更值得我凝視,那就是精神的崇高。

有一種崇高叫堅持不懈,它值得我凝視。

當我從語文課本中看到了曹雪芹的名字,我認識了一種叫“堅持不懈”的崇高。曹雪芹增刪批閱數十載,才完成其對中國文學產生巨大影響的鴻篇巨著——《紅樓夢》;當我從物理課本中看到了愛迪生的名字時,我認識了一種叫“堅持不懈”的崇高。為了給世界帶來光明,愛迪生一連做了三千多次實驗才發明了電燈,即使失敗了二千九百九十九次,他也一定要堅持到第三千次,這就是堅持不懈。我在凝視著這種崇高,以掉我的畏葸不前。

有一種崇高叫無私奉獻,它值得我凝視。

當兩歲女嬰不慎從高樓墜下,是那位“最美女孩”毫無猶豫地伸出了雙手,接住了女童的生命;當小悅悅被撞倒在血泊中掙扎,是那位“最美奶奶”不假思索地將她送往醫院;當地震震垮了教室,是譚千秋這位“最美教師”用自己的雙臂緊緊護住講桌下的幾個學生,而自己卻永久地離開了人世……這是一種叫“無私奉獻”的崇高,我正在凝視這種高度,洗禮著我的靈魂。

有一種崇高叫獻身正義,它值得我凝視。

當我讀到了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時,我歇斯底里地明白了一種人格的崇高——獻身正義。魯迅先生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而我要說,真的猛士,敢於為正義獻身。劉和珍,為了正義,毅然決然地在段政府前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種為正義而獻身的人,其精神與人格該要達到一種怎樣的高度!“劉和珍”,這個凝集正義的名字,值得永生凝視!我正在凝視這種崇高,滌盪著我的心靈。

有一種崇高,是韋編三絕、焚膏繼晷的堅持,是無私奉獻的品質,是獻身正義的精神,凝視這種崇高,滌盪自己的靈魂,為心靈做一次洗禮。

【篇二:凝視自己的雙手】

天空好藍好藍,我站在藍天之下,伸出自己的雙手,在陽光的照耀下,我的手好似十分光亮,我想起了好多好多關於我這雙手的故事,於是,我陷入了沉思……

那是一個雨夜,我獨自走在街上,雨點淅瀝地滴落,零零落落的行人匆匆忙忙趕路,我看到離我不遠處有一個小男孩,走得極慢極慢,在匆忙的人群中像一個不合諧的音符。起初我還沒有太注意,可當我看到他右手柱著手杖,我頓時翻然醒悟——他是一個盲人,我快步追上了他,與他搭訕,“小弟弟,你在享受這雨夜嗎?”他點了點頭,說道:“我在用心去聆聽,去欣賞雨,大姐姐,你看,好美!”我看著他空洞的眼睛,好似被什麼扎了一下,忙用自己的手牽住他那雙小手,“讓我陪你吧。”在這雨夜,我與他走了好久好久,我們始終都沒再說一句話,所有的話語都在我與他的手中流淌,他緊緊地握住我的手,我明顯的感覺到他的手心有一絲粘稠,那不是汗水,而是一種莫明的感動,是我那雙關愛的雙手感動了他。

還記得一次,學校下晚自習,所有的學生都朝宿舍奔去,我亦如此。樓道上人流涌動,突然,一個別班女生被一個大個子男生推倒在地上,而那個大個子男生卻頭也不回,快步離去,我越看越看不下去了,那個女生還躺在地上,好像哪裡摔傷了,試圖站起來,卻沒有一點力氣,周圍的學生也視而不見,我連忙走到她面前,伸出了我的雙手,遞給她,她把手扶在我的手上,慢慢爬了起來,她久久地凝視著我,我感覺得到心中有無盡的感激,把我的雙手緊緊地握著,眼角閃著淚光,許久,許久,終於逼出一句“謝謝!”我用雙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我把手給你,不是為了要謝謝,而是一種心靈的滿足。援助之手人人都有,我給你只是給它一次洗滌……”

天空依舊瓦藍瓦藍,我依舊凝望著自己的這雙手,許久,許久…

【篇三:凝視經典作文

我果真忽略了細節:書,經典,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寫它們,它們的內涵與氣質,真實與永恆。儘管我不能完全心神領會,但我能感到自己心底最深處的鳴響就是這種感覺,帶著一種崇敬和探尋,翻開略有折皺的舊書,聽著清脆而又質樸的聲音,紙光是金色的,是那種也許還未打磨或打磨過了又隨著光陰的流逝越來越樸實、貴重的金色,是喔,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因為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啊,於是它們愈發顯示出了自己金子般的珍貴价值。經典蘊含著的無窮的力量也將人們的心靈裝點得金光熠熠。哲理、詩意、深奧的東西都是很神奇的,就像人生至美的燈塔,經典書籍會一直指引著你,影響著你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僅如此,在經典的陪伴下,麻木空虛的靈魂也會逐漸地溫暖充實起來,我們由此學會了感動,真正的感動。

我陷入了沉思。也許《大地重現》所要表達的就是這個。不過這似乎還不能說明問題,因為這只是文章的前奏。原來,現在的許多人都遺忘了經典,各種新興的元素占據了人們的生活,人們所知道的僅僅只是經典是過時的、老舊的,因而很少有人再去觸碰經典。然而,作者的疑慮實際上卻是一種反問,經典是不可以被忘記的,人們的生活需要崇敬和感悟,一旦沒有了經典,世界上就少了許多動人的景致,人的本性也就因此改變了。

確實,我們沒有理由放棄經典。正如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所告訴我們的,人文經典為我們構建了精神家園,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它;陳四溢的《站著讀與跪著讀》閱讀經典並產生自己的見解的重要性,還有《詩歌決不能沒有家》,茨維塔耶娃不僅是一位詩人,而且是一位用經典語言描述自己的情感的愛國者。所有的這些都指明了同一件事情:凝視經典,持續經典,我們需要自己的精神家園。

【篇四:凝視的精彩】

我喜歡在晚上一個人看夜空,尤其喜歡凝視天上那些星星,雖然它們只是天空一些亮點,可是當我凝視於某一個點的時候,會發現它在遊動,還有流星會突然划過勒。我可不喜歡閉上眼睛去許什麼願望啦,我要凝視它們消失的最後一刻,因為那是它們對我凝視最絢麗的回報。

凝視,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心境。要不是去凝視香山那片紅楓,怎能體會那‘片片楓葉情’。要不是去凝視那天邊的那抹晚霞,怎能感受那‘落日美絕。’

凝視,不僅僅是一種舉動,也是一種心情的流露,也是一份對其認可的感受和態度。

人無法去接受眼光所拒絕的東西,也難以回絕視線所追隨的目標。要說“視而不見”應該只是心靈的一種排斥罷了。

當目光在漫漫遊程中,有時會突然凝古於一個點,感情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溢出。那種不帶任何情感的凝視,應該也不會存在吧?其實不動聲色的凝視並非是沒有感情,只是不曾去表露罷了。

凝視,也可以是明察秋毫的一種形式,當理智的觀看,也融入著凝視著那份急於想知道的迫切。

當對某個人有些想發;某種感覺;某樣情感;就不用口道出,凝視對方,從彼此相視的眼中就可以談到它們了。相互會意的一笑,那份有點莫名的默契如輕風拂過海面,在心頭會激起層層漣漪……

陽光,是太陽對大地的凝視。

同情,是善良對不幸的凝視。

快樂,是幸福對真情的凝視。

回憶,是現在對昔日的凝視。

我學會凝視了這些,這些也教會了我凝視中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