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事跡材料範文

您讓孩子們明德、求真、向善、尚美;您讓孩子們博學多能、志存高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優秀班主任事跡簡,希望對你有幫助。

優秀教師事跡材料範文【篇一】

李xx,通州區運河國小,語文教師,班主任。1990工作,站在三尺講台已有26個春秋。

二十六年如一日,我在三尺講台上默默地耕耘著,從一名青澀的師範生成長為通州區骨幹教師。如果用最簡要的語言概括我成功的秘訣,那就是——愛!我愛我的學生,愛我的班級,愛我從事的事業。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我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自創的班主任工作方法,總結起來就是 “親”和“巧”這兩個字。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親情與關愛。課間,我總是在走到學生中間,蹲下來和孩子們聊天,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和變化就及時當眾表揚。讚美是我贏得學生愛戴的法寶。另外,我還特別關注“特殊學生”。我關心哪個孩子為什麼獨自發獃、哪個孩子在日記中落淚……這些年我不但是學生的語文老師,更是孩子們的生活老師、心理老師。正因為師生之間有了親情的紐帶,才有了心與心的交流,才真正做到了“親其師信其道”。

帶好一個班級,不僅要有親情投入,更多的是管理各種各樣繁瑣的事務, “巧”是我輕鬆做班主任的另一個法寶。班裡的事情我都巧妙地讓每個學生參與進來管理。我們的口號是“班級建設,我的責任。”班裡設定四十多個崗位,由全班同學自願承擔,做到人人有事乾,事事有人乾。在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過程中,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作為語文教師,我用我的教育智慧,帶領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語文。

每接手新的教學班,我都會首先喚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建立“班級圖書館”,著力於營造書香教室。“胸藏萬卷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學生一旦進入書的海洋,語文教學便能達到“不教之教”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需要,設定不同的語文課型,不斷變換教學方法:教師新授課、學生自講課、自主閱讀課、閱讀交流課及各種作文課。所謂“教而有法,教無定法”,不論是哪種課型,都成了學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師生在課堂上激情飛揚,盡情馳騁,達到忘我之境界。我帶領學生向生活學語文,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為了解決學生不愛寫作文的問題,我進行了“快樂作文”的課題研究。親自寫下水文,還帶領學生天天堅持寫日記,養成提筆能寫的習慣。我和學生一起出版了《我們班的故事》、《成長》兩本班級佳作集。正是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每個人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熱情更高了。

優秀教師事跡材料範文【篇二】

陳xx,現任運河國小教學副主任兼六年級語文教師。工作12年間,虛心學習,銳意進取,潛心研究教育教學,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自20xx年首都師範大學畢業至今,陳老師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用耐心和智慧成為學生成長路上最好的陪伴者。作為班主任,陳老師的為師之道是“做智慧型教師”。當學生受到挫折,感到迷茫時,她送去溫暖和夢想;當學生學做人,學做事時,她送去幫助和期望……將心比心,她把自己看成學生,體會著他們的喜怒哀樂;她把自己當做長者,牽起孩子的手去感受陽光。 11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中獲得“通州區優秀班主任”、“北京市紫金杯優秀班主任”“青年崗位能手”等光榮稱號,而陳老師最珍愛的一份榮譽卻是一位六年級畢業生自己繪的一副畫——一條彩色的紙帶精心地綁著一個小畫軸。打開來,畫面唯美精緻,更令人心生溫暖的是那兩行工整娟秀的小字:“在我們絕望的時候,您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在我們迷茫無助的時候,您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學生們喜愛她,敬佩她,感謝她,她卻總說:“我要感謝孩子們,是孩子們讓我明白,每個人都該學會成長。”

學生們喜愛陳老師不僅僅因為她是位良好的陪伴者,更是因為她的語文課堂讓人受益匪淺。“學習型教師”是陳老師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方向,她是個善於反思的人,勤於反思每節課的得失,力爭完善教學方法;她是個積極進取的人,不斷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以求為學生帶來最優質的課堂教學服務。她曾在通州區第六屆“春華杯”課堂教學評優中取得一等獎第一名、在北京市青年教師課堂觀摩中獲得第一名、在北京市的習作和古詩文研討中上展示課,她師從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國小語文辦公室主任張立軍老師,她深深地認識到新一代教師使命的重大,明確了對於學生道德垂範、情感培育、知識傳授、學法引導,乃至人生啟迪的重要。

從班主任到學校的教學副主任,陳老師的每一步都走得紮實而踏實。她將提升學校語文教學質量為己任,精心組織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活動。“研究型教師”是推動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近一年的語文教師教學研討活動中,她帶領老師們在低年級的教學中關注學生在趣味中進行學習;在中年級的教學中關注習作的指導和段落的教學;在高年級的教學中關注閱讀化繁為簡,增大閱讀的空間。在活動中,陳老師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不同年段的老師一起研究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法。在她的帶動下,老師們覺得教學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研討是一種真真切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