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師研修日誌三篇

篇一

隨著社會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不再只是對知識的獲取和積累,學習不再只是對結論的記憶。學生在校時間的有限決定了學生在校學到的知識也是有限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會學習更加重要。

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強調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同時這也是新課改教學目標的核心。知識與技能強調的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術的概念與特徵,能熟練地作並套用常用信息技術工具,能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初步形成自主學習新信息技術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重點在於指出獲取信息的四個過程分別為確定信息需求、確定信息來源、採集信息及保存信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特彆強調的課程目標,要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新課標認定學生的信息技術套用技能為非零起點,然而,現實情況是複雜多變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環境都會造成很大的差異,即使在同一個環境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信息技術套用技能、自主學習的能力、信息素養基礎方面每個學生的不同程度的差異,都會給新課改的推行帶來困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自覺性,針對學生的作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可以採用分層教學、分組教學。對學習內容相同的學生進行分類,針對每一類學生的學習內容,出一份作試卷由學生單獨完成。在學生作過程中即可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的真實水平對所有學生進行分為兩層:基礎較好的和基礎相對薄弱的。當然本人所說的分層教學並不是說對基礎較好的和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分別教不同的內容,而是在原有的班級里,原有的課堂上學習。首先要照顧大多數學生,講授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但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分配較高的教學任務,可以對他們進行知識上的一些擴充。由於這部分學生接受速度快,可以利用他們這些優勢去指導基礎較差的學生,帶動起全班的學習勁頭,大家比著學,共同進步。

對我們一線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作為教師的我們應不斷的自我學習,合理改變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為創設一個自主、合作、創新、和諧的新課堂而不斷努力。

篇二

通過信息技術培訓的學習,我懂得了許多新知識,拓寬了視野,真是受益匪淺。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它不但普及廣大社會生活、工作的各個環節,還走進了校園,無聲地改變著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等。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訊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教育領域,在教育領域中引起了一場深刻的變化。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套用,對於轉變信息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於推進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認為,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創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套用信息技術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當我學了信息技術並且能初步運用時,不騙大家,我是感到一點的滿足感的。

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互動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並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最佳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我任教的學科是語文,在教學當中,從現代化教育手段中,也體會到了現代化的運用之益。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學生喜歡新鮮事物電教媒體的使用,使他們精神振奮,積極性與主動性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

有人說網際網路和教育是推動新世紀社會進步的兩隻輪子,誰掌握了網際網路,誰就掌握了未來;誰開創了面向未來的教育體系,誰就獲得了持續發展的能力,這樣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

篇三

聆聽專家的課程,汲取名師的精華,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將我模糊的教學認識更加清晰起來。

一、更新了教學理念

學生對自然的認識和社會的認知不斷更新,很難想像一個思想保守、教學形式單一的教師會把信息技術課上得生動有趣、吸引學生。讓我反思再不能用老一套的教學方式了,在課堂上教師要更多的引導學生參與教師設計的課堂和問題探究中來了,那么這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在課堂上,怎樣展開探究的問題?怎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有效的參與進來?等等問題都是上課之前教師要想好的,一節課就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多了,老師的講授時間必然減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怎樣讓學生把要掌握的知識學熟學透,這也是老師要思索的。總之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完全不能適應新課改了。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自己專業知識。

二、豐富了教學方法、充實了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互動過程中所採用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教學的方法從理論上講,應當是有無數種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常是以講授法為主,不能事事都要學生去活動、去體驗。還有討論法、發現法、讀書指導法、演示法、實驗法、導學法、輔導法、談話法、陶冶法、任務驅動法、交流法、互動法、練習法、開放方式教學法等。

教學過程中,我有時會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但更多的是單一的教學方法占多數。尤其是“任務驅動法”現如今已被多數人接納,並正在進一步使用、研究中。雖我也在努力使用,但卻是形式上像而已,還不能真正吃透這種教學方法,有待今後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儘量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提高每一堂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三、加強了教育專題與活動主題如何有效的整合

活動主題通常是在一節課中,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任務主題。而教育專題是指在實施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專門研究或討論的題目。例如:愛國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安全與應急、環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低碳經濟等教育專題。

教育專題通常不是國家、地方的一個課程,沒有專題教師,也沒有規定的課時。所以,要在信息技術學科中,貫徹落實一些專題教育內容,就需要將這些教育專題與信息技術課程結合起來,形成教育專題與信息技術課程的小整合

培訓使我的理論和專業教學水平同時得到提升,使我懂得了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大家都知道信息技術傳授的知識是不斷翻新的信息知識而不再是相對穩定的經驗知識、特別是信息技術教師能力基礎中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方面,更是飛速變化發展的,教師根本不可能依靠學校中學到的知識工作一輩子,培訓讓我深刻意識到要發展、要適應社會要求,就必須通過繼續教育來獲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