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教育日記範文六篇

篇一

午間休息時,我走到教室門口,發現幾個平常被任課教師譏諷為“木頭”的孩子,圍在一起玩遊戲棒,只見他們時而挑,時而吹,時而拍,時而笑,時而叫,小手之靈活,神態之專注,與平時課堂上的木訥樣兒判若兩人。一發現我走進教室,他們像耗子見貓一般又“木頭”了。

為了緩和氣氛,我請求加入他們的遊戲。當我手中的遊戲棒撒開的一瞬間,我投入了,我仿佛覺得自己正在乾一件“大事”,不敢有一點閃失,孩子們也忘記了我是他們的老師,與我“斤斤計較”起來:“停,那根小棒搖了一下,輸了,輸了,這下該輪到我了。”

玩了半個多小時,看著他們因激動、緊張而顯得紅通通的小臉,我興奮地說:“如果下午上課時,你們能每人回答老師的一個問題,課外活動我就繼續和你們玩遊戲棒,好不好?”孩子們看著我,從他們水靈靈的眼睛裡,我看到了他們對我的認同和尊敬。

是呵,由於我們對學生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沒能夠深入童稚的心靈,而使孩子們對我們敬而遠之,在我們面前變成“木頭”。其實,即使是平日最木訥、性格最內向的孩子,也會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又通常會在被我們認為“無聊”的遊戲中展現出來,這是任何說教都無法替代的精神食糧呵!回想從前,我們不也沉醉於大人們看來無聊的遊戲中,在“你拍一,我拍一”的童謠中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嗎?

孩子不是“木頭”,而是“鎖頭”。開啟“鎖頭”的鑰匙是:愛孩子,理解孩子,不僅在課堂上。就像李鎮西說的,要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

篇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新形勢下,我們每位教師都必須思索的現實問題。

我根據名師的經驗和專家報告的思想去年在初一嘗試了“預習——質疑——討論——反饋”的四環節小組學習方法,也初步培養了學生的質疑、發現問題的能力,但學生自學的習慣還沒有很好地養成,更談不上學習的興趣了。我們語文學科的博雜更決定了興趣、愛好及習慣的重要性,擺在面前的即是作文的老大難問題——如何克服以往的“老師命題,提出要求,學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有時毫無興趣可言,書寫起來更談不上真情流露,相關的批改反饋的針對性及實效性也較差,這種被動消極的作文課我思考了好久決定嘗試一種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在開學的三周內,先在12班進行了試驗,現把初步的思路簡單介紹:

作文課,一反常態,先分析了上次學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文的要求及目標。針對上次對新聞事實的敘述交待不清,而提出“合理交代清記敘的要素,交待清楚一件事”的總體要求。

然後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討論擬題並簡單說說構思,組長示意,老師計時。

靜思獨立,老師觀察各小組的情況。

成文後,組長示意可以寫讀書筆記

統一完成後,合作批改。

第一步:交換找優點,評價閃光點,寫出主要內容,概括大意。

第二步:再交換挑毛病,指不足(比如錯別字,病句等)。

第三步:本人小聲讀文,動情優美處,大聲的讀,後品味反思別人的評價,結合自己的感受,對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議。

最後,交流心得。每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賞,由作文負責人根據各小組記分,上交由老師根據各小組的情況,找出優缺點,並概括不足(共性的東西),思考下一次作文要求及目標。

經過這樣一改動,學生的作文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全部動起來,全身心積極投入,每位同學至少讀了三篇同類的作文,又聽讀了6篇美文,不論從聽覺、視覺上都獲得很大的收穫,相對以往單一,枯燥的形式,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小組之間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強。

由於剛剛開始,畢竟有它的極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時間的分配,各小組時間的不均衡,小組之間成員能力水平的差異等等,決定了我今後將會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篇三

長期的應試教育已經在不經意間磨滅了大多學生那份應有的自信與活力。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探索出一種方法,讓學生找到自信與活力、體驗到“我能行”的感覺,則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我覺得賞識教育是的一種教育方法。

一、賞識──開啟學生的心扉

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學中也不是缺少好信息,而是缺少發現好信息的心靈。有個心理學家講述了他童年的故事:上國小時,他非常頑皮,課堂上總是不大安份,不時在老師講課時插上幾句,喜歡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並經常在老師提問題時搶先答題。因此沒少遭一些老師們的白眼,如數學老師就總是看他不順眼,對他在課堂上的表現不是大聲呵責就是冷嘲熱諷,表現出極大的不耐煩,可對他學習上的失誤卻極盡挖苦。而語文老師卻對他非常賞識,有機會就讓他回答問題,並不時誇他腦子靈活,總是有讓人出乎意料的答案,當然,他對這個頑皮學生的缺點也不是一味的放縱,而做了適當的引導。他們兩人的不同態度,令他的自信心每天沉浮不定。賞識給了他信心和動力,使他的語文學習進入了良性循環,因此成績名列前茅;而偏見給了他內心的打擊和恐懼,使他的數學學習進入惡性循環,對數學的興趣銳減。我曾在班裡做過學生最愛上什麼課的調查。許多學生,尤其是後進生的回答:“最愛上語文課!”什麼原因呢?學生說:語文老師從來不歧視我們,他認為我們都能行!因為我曾這樣對他們說:“在老師的眼裡,你們沒有聰明與蠢笨之分,只有自信與不自信之分。那么,從現在開始,找回你的自信,老師相信你們都是最棒的!” 短短的幾句話,開啟了學生封閉的心扉。使學生由於老師的賞識而增添了學習的欲望與興趣。有個叫翁健培的學生,上其它學科的課都無精打彩,惟獨上語文課信心百倍,他說:“語文課上能讓我找回我自己。”在一次升中的模擬考中,他居然語文成績名列班第一。賞識學生的行為結果,從而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行為。

二、賞識──震動學生的心靈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強調了學習的痛苦,而忽略了學習的快樂。其意在勸導學生勤奮刻苦地學習,但也容易使學生的情感閘門關閉,讓學生找不到學習輕鬆有趣的感覺。有這樣一種情況,當喜歡哪一位老師時,那老師所教的課就學得好,不喜歡哪一位老師時,那一位老師所教的課就學得不好。這實際上是情感在起作用,如果學習時調動了大腦的興奮神經,大腦就會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由於老師的賞識,師生之間仿佛架起了一座溝通之橋,把師生的情感聯結在一起。老師不是在傳授知識,而是把知識輕鬆地“流動”給學生,學生不是在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吸收。由此可見,賞識學生的行為過程,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三、賞識──走進學生的心田

賞識教育的靈魂就是溝通。適當地轉換老師和學生的角色,讓老師成為學生,學生成為老師,這樣做是建立在師生感情深厚的前提下,我班有個叫劉東義的學生,其它學科成績都非常優秀,唯有語文成績落後。通過交談,該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由於種種原因,對語文課失去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急於給她講大道理,而是通過周記的形式與他交談,不但通過講一些名人的童年故事啟迪他,讓他在學習中找到自信,而且時常鼓勵他:“你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如果你能改變一下學習方法,多接觸語文知識,你會對語文越來越感興趣,加油!老師相信成功離你不遠!” 通過這些交流,使他逐漸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我還利用課前課後的時間找一些語文興趣題給他做,使他有一種成就感。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他的成績提高很快,在最近的一次的語文考試中考了70分, 因此,賞識教育也要創設環境,以指明學生的發展方向。

四、賞識──敲開學生的心夢

學生都有好活動的天性,但在教學情景中的學生活動 應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性的行動,沒有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引導的活動,學生就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或導致老師的“博學”壓抑學生天性的發揮。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非常有必要引入良性的競爭意識。在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看哪個小組的同學發言踴躍,發言積極性高。然後評出日冠軍、周冠軍、月冠軍、學期冠軍。在舒展每個人天性的同時,又培養團體精神。對於缺乏競爭心理的學生,實行輪換“助教”制。讓大家有比較,有競爭。激發學生的潛力,提升學生的抱負,打破自身的局限性。課堂,的“老師”就是學生本身,因此,課堂上老師有時故意向學生“請教”,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迅速把學生的思維調動到最活躍的狀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教”了老師之後有了成功的愉悅。對整節課的把握,老師就是不斷地設問,通過問題來讓學生開動腦筋,並跟上老師的思維,老師的作用是控制課堂的氣氛,把握問題的方向,具體的問題讓學生來做。提倡學生採取科學的態度進行爭論,對每個學生的發言,都給予正面的鼓勵。即使是錯誤的答案,也不能採取全盤否定的辦法,儘量找出其閃光點。

在大力推廣素質教育的今天,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增強學生的自信,已是必不可少。教師苦教,學生死學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賞識教育是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服“良藥”。

篇四

早上去閱卷,體驗了一把網上閱卷的快速與高效,以後網閱就是常規閱卷模式了,想想也是件蠻開心的事情。更開心的是今天早上閱的第21題,看到全區幾千名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我們改這一道題的六個人驚嘆不已啊。難道我們教的是假書嗎?不過,我們要是不給那些有奇思妙想的孩子們一分或者兩分的話真的有些於心不忍,因為不看標準答案這些答案也不算錯啊!

平心而論,語文閱讀題要是依據標準答案來判斷的話,有些扯淡。前一陣子我看梁衡的書《把欄桿拍遍》和《數理化演義》,梁衡就是高中課文《晉祠》的作者,這些年他的一些文章動輒就被選作中考高考閱讀題,比如《壺口瀑布》比如《天星橋,橋那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梁衡說“我也不知道我的文章被拿去考試,我也是從考試題中才知道我這篇文章是說明文,我那個句子用的說明方法是舉例子。”文章是作者寫的,題目卻是考試者編的,編者和作者根本沒有溝通,怎么知道作者的真實想法。可是現在就是這樣考試的,沒辦法!

現在學生和家長們最頭疼的就是閱讀,中考滿分120分閱讀分占到50分,得分率低的嚇人,其實老師也頭疼啊!閱讀理解力因人而異,要用考試題來評價學生的語文能力,老師也很無奈啊!如果老師們照著評分標準或者是教學參考來教閱讀理解的話,真的是一種悲哀。各種答題套路人人都會教,學生趕中考也就學會了,可是最後考試結果出來,發現套路就是只是套路而已。

我想起了多年前因為一道題引發的全國大討論,“雪化了是 ----”,有個孩子填的是“春天”,老師給打了大大的錯號,因為標準答案是“水”,可是誰能否定答“春天”的這個孩子理解力超級強呢?

我又想起我女兒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一件趣事。

那次是他們班的語文公開課,我當時作為教導主任也去聽課,那一課是《小母雞種稻子》,課文中的小母雞很勤勞,還有幾個小動物小鴨子、小貓、小豬卻不願意跟小母雞一起種稻子,所以當小母雞收穫了稻子做出了香噴噴的白米飯時,它們三個都很慚愧。這篇課文的主旨是:通過這節課,學生要知道勞動果實是靠辛苦的勞動換來的,勞動是光榮的,以後要珍惜勞動成果,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老師在教學時候設定了一個環節,“同學們想像一下:到第二年又要種稻子了,這時候大家有什麼話要送給小鴨子和小貓、小豬啊?”這個時候,我家寶貝舉手了,她站起來回答說:“小貓,你不種稻子就去逮老鼠吧!”這真是一語驚人啊,這個答案讓我在教室里不敢抬頭臉紅了半天,作為老師,我當時也覺得毛毛的答案與課文的主旨相去甚遠,應該說的答案是:“小貓,今年你要勤快一些,好好種稻子,這樣才會有白米飯吃。”聽課的也在底下開始竊竊私語,都在討論這個答案,後來同事們見到我家寶貝就拿這個答案開玩笑了。

還有一次考試閱讀《小貓釣魚》後有一道題是這樣問:小貓為什麼沒釣著魚啊?我們都知道小貓沒釣著魚是因為小貓不專心,閱讀文本里也寫的很清楚,可是我女兒的答案又是與眾不同:“其實魚已經上鉤了,小貓沒把勾拉起來,魚吃了魚餌就溜走了。”她剛考完我看了她們班所有的小朋友的答案,她的答案是的,讓人哭笑不得,可是但是當語文教師的我,卻不知道怎么去給自己的孩子輔導,因為我有點說不清楚她錯在哪裡。可是我很清楚,語文考試這樣的答案肯定是拿不上分數的。

回到最初的話題吧,語文閱讀理解真的不能按照標準答案來判斷,或者說語文考試就不要考閱讀理解了!像我上國中的時候,語文就考字詞句篇和修辭語法,什麼同義反義詞、短語類型、修改病句、句子成分、複句層次、再考一篇作文。古人也不是一篇作文定乾坤嗎,一篇作文完全可以看出孩子們的讀書積累程度、觀察和理解能力、文字駕馭能力等等等等。

索性,中考高考就取消語文考試算了,這樣的話,女語文老師個個都會成為孩子們的溫柔女神,男語文老師個個都成為孩子們的儒雅男神,誰還會為考試破壞自己的形象!

篇五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也取得了必須的進步。現把自我平時的一點心得拿出來“曬曬”,期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忙。

在我個人認為,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還記得我上國小時就經常在語文課堂上“溜號”或睏乏了。但就是,如果能把音樂,美術和表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畢竟小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和表演的興趣遠比學習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巧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給學生限度的聯想空間,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像,思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元素,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就不僅僅能調動課堂氣氛,還能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如:在教學《鋤禾》這一課中,我教學生改讀為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繪畫加深直觀認識。

語言文字就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就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潛力和抽象概括潛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用心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資料。例如:在教學《雲房子》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根據自我的印象畫出心中的“雲房子”,加深了學生對“雲”的直觀認識和這一課的理解。

三、即興表演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就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就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孩子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欲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秋姑娘的信》這一課中,我讓孩子分主角進行了表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課堂的資料如果換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將會更地深刻留在學生腦海。

教育呼籲創新,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加強語文與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聯繫,把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就是一個重要的趨勢。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篇六

“語文就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就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就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就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語文課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就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就是相輔相成的,就是高度統一的。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就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就是游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就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個性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後、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就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就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我們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扎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潛力的培養。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