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四單元作文:沭陽地方農諺《九九歌》評析

寒假裡我們到民間採風,在幾位老人的幫助下收集到了我們沭陽的兩首農諺——《九九歌》。仔細讀來,深感韻味無窮,我們不禁為我們先祖們的智慧所驚嘆。沭陽雖不是什麼人傑地靈的地方,但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千百年來,祖先們在這塊大地上辛勤勞作,創造了燦爛的民族地方文化。我們收集到的這兩首《九九歌》,不但對計算氣候時令十分方便,而且它通俗形象,內容豐富,涉及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充分地顯示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透視出沭陽地方文化深刻的內涵。

《九九歌》之一

一九和二九,滿天寒氣冷颼颼;三九尖嘴九,滴水變成凍琉琉;最冷是四九,冰上行人結隊走;五九回陽九,沿著河岸插楊柳;六九解凍九,漸漸舒開兩隻手;屈指數七九,脫下棉衣把路走;時節交八九,家家戶戶犁耙修;張口說九九,牛鞭遍野響不休;九九盡了九,冬去春來花草稠。

《九九歌》之二

扳指數九冷風來,毛衣外套滑雪衫;二九天氣變了臉,大衣毛帽不支(頂)寒;三九四九冰封河,火爐旁邊讀報刊;五九禽畜圈裡看,牛生新犢雞下蛋;五六七九春色新,韭黃青菜綠茵茵;八九吹面風不寒,收拾農具忙生產;數九盡了草木青,紅紅綠綠新春衫。

通過閱讀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兩首民諺有如下特點:

一、豐富的文化內涵

這兩首農諺每首隻有短短九句或七句,但卻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九九歌》的命名,反映了沭陽人民的文化價值取向。我們中華民族向來以“九”為大,認為“九”是最吉利的數字,如“九九重陽”、“九九歸一”、“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等等。名為《九九歌》,第一首歌正好九句,暗合“九”意。由於五六七九天氣的變化不太大,所以第二首便合三為一:五六七九春色新,韭黃青菜綠茵茵。讀起來更加簡潔易懂。

另外,從一些語句中可以透視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審美觀。我們知道,“紅色”是喜慶的象徵,“綠色”充滿了生命的活力。紅綠相配不僅符合大自然的配色規律,而且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充滿智慧的沭陽人民也許早已發現了這一規律,沭陽的俗語中便有“紅配綠,看不足(看不厭)”的說法。所以第二首諺語便有“紅紅綠綠新春衫”之說。

二、形象生動的語言

兩首農諺中使用了許多方言俗語,當地人讀起來倍感親切自然,充分表現了地方語言特有的淳樸和深刻,即便是外地人也能從中品味到其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如“尖嘴九、交、凍琉琉”等詞。“尖嘴”在沭陽方言中意為“厲害、刻薄”,如,“這個人尖嘴毛唇的”,在這裡充分表現出天氣的乾冷無情;“交”在沭陽方言中為“到”意,如“他交新年十八歲了”。“凍琉琉”指冬天雨雪天在屋檐下結掛成的冰柱,在本地還常用來指透明的物體,如稱玻璃球為“琉琉球”。

還有一些表現物象的詞語,準確地表現出數九天不同時節人和物的不同表現。有的再現了數九寒冬冰天雪地的酷冷,如:滴水變成凍琉琉。有的寫出了寒冬中人們行動的艱難,如:冰上行人結隊走。有的寫出了春回大地,人間煥發出的新春喜慶氣息,如:沿著河岸插楊柳、冬去春來花草稠、數九盡了草木青、紅紅綠綠新春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