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伴我成長

七(1)班  趙依晴

一步一個沙灘印跡的記憶,一步一串浪花般的葉語,走得最急的總是美麗時光,而悲傷的時光也總令人刻骨銘心。

猶記得國小時光,那時的我們都很天真,都很固執,認為成績好,班裡便是自己的天地,但我錯了。

那是第一次有月考的六年級,剛經過作文比賽的我各科成績也突飛猛進,雖然在數學方面有些站不穩腳,但一切也不至於那么糟。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了,我排在全級第三名,那時的數學距滿分還差五分,我很興奮,甚至懷疑這是夢,但現實告訴我,這不是夢。我很開心,享受著這勝利所帶來的喜悅甜蜜。

可惜好景不長,第二次月考成績卻一塌糊塗,特別是數學更是不堪入目。心情低落的我在遭受數學老師一頓斥責後心情更是跌落谷底,猶如登上了九十九層樓,再狠狠往下掉的滋味——絕望。我失敗了,之後便整天六神無主地發獃,琢磨自己怎會這樣,就是找不出答案。當時我認為失敗兩字就是為我量身訂做的。但現實還是逼近著我向前方邁步,去經驗失敗的酸辛,嘗試成功的甜美。

或許失敗是悲傷的,但我卻覺得悲傷的時光給我的教育要比美麗的時光要深。

其實失敗要比成功來得更重要,它會成為警鐘,一次次提醒我不要再犯同樣錯誤,做錯誤的選擇,走錯誤的路。而相反的,成功卻會讓你得意忘形。所以即使成功了,也要銘記失敗的滋味。有位名人說得對:成功的驕傲會讓人落後,而失敗的謙虛會使人進步。失敗後,我再次成長。

仔細細數一切有關冬天的記憶,收藏一切醞釀的希望,當未來以歲月名義走進我們的生活,在我們走進春天那一瞬間,才明白過去經歷的刻骨銘心,都只是路過,只是駐足,只是前進的道路中一個個風景迥異的月台,我們依然會眺望,依然會努力,依然會在失敗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