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伴我成長作文

禮儀伴我成長作文(1)

今天我邁著輕盈的腳步走在去圖書館路上,準備去圖書館看書。剛一進圖書館,我就挑了一本我最喜歡看的圖畫書翻閱來。

我看到,從前有兩個國家,一個國家裡住著一個很懂禮貌的人,名叫笨笨;而另外一個國家裡住著一個非常不懂禮貌的人,名叫聰聰。有一天,聰聰到笨笨的國家裡來了,他想讓笨笨帶她去遊玩一下。聰聰和笨笨一起上了遊覽車。由於遊覽車比較小,所以有些人必須得站著。當車停靠在一個車站時,上來了幾位老奶奶,笨笨馬上起來給其中的一位老奶奶讓了座。他還提醒聰聰:“快給老奶奶讓座呀!”聰聰沒好氣的說:“憑什麼給她們讓座呀,誰讓她們上來得晚,活該!”聰聰說的這番話,讓笨笨非常羞愧。聰聰不僅沒給老弱病殘孕讓座,還在車上吃零食、把頭手伸出窗外……下車時,他還對旁邊的小朋友罵道:“小破孩,滾一邊去。”在參觀風景時,聰聰還把果皮紙屑亂丟、隨地吐痰……

參觀完名勝風景後,笨笨和聰聰一起去了飯店吃飯。在飯店裡,聰聰一直在亂跑亂跳,而且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吃飯時還一直在講話。笨笨看聰聰一直這么頒獎禮儀,就帶他去聽了“禮儀在我心中”的講座。在講座廳里,聰聰還是在那裡大吵大鬧。管理員看到了,就把他訓斥了一頓:“跟你講,這裡是公共場合,不是你家。你要是不想聽,就回家;想聽,就給我坐下來靜靜地聽。”聰聰聽後,羞得無地自容,只好乖乖地坐下來聽。在這次講座里,講了許多關於禮儀方面的知識。比如說: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當眾打哈欠、當眾挖鼻孔……聰聰回到自己的國家後,不僅不像之前那么無禮了,還教自己身邊的人要懂禮貌、遵守禮儀。

我合上書,通過看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方面的知識。希望大家人人都可以遵守禮儀,讓禮儀伴我們成長!

六年級:莓莓

禮儀伴我成長作文(2)

高尚的禮儀之光能然起智慧之火,開啟智慧之門,收穫成功之果。記得諸葛亮曾說過一句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意思是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俄羅斯的赫爾岑也感慨道:“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題記

禮儀是什麼?禮儀是解開隔閡的鑰匙,融化誤會的爐火。禮儀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學子的心;禮儀是花,它能將社會裝扮得更加美麗。我曾看過這么一個小故事,故事雖小,卻揭示了一個大道理: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么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在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它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嘗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這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禮貌待人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他能給予人溫暖,讓氣氛更融洽。

在上周一的升旗儀式上,老師在國旗下用鏗鏘有力的聲音繪聲繪色地演講著,其中一句話我記得特牢:“如果你是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還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大家應該好好反省一下,為什麼學校會再三強調禮儀的問題。是我們在校內出言不遜?是我們見到老師沒有主動問好?還是我們隨地亂扔垃圾?這都值得我們思忖。走出學校,我們的言行舉止就代表了學校,走出中國,我們代表的就是整箇中國。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就說上次我乘車回家的事情吧!那時正是高峰時期,好不容易來了5路車,我嫌太擠,就等到了最後才上去。我找到一個空位子就坐了下來,車不知不覺就開過了一站又一站,人也越來越多。這是,一位左手抱著寶寶,右手拎著大包的阿姨上了車,她環顧四周,汗珠順著臉頰流了下來,似乎在找有沒有位子可坐。我見狀連忙起身,說:“阿姨,您坐吧!”

她先是一驚,然後客氣道:“不用了!”我再三推辭,她才坐了下來,十分感激我。我高興的臉上綻開出幸福之花,就像白雲那樣悠閒自在。我背起書包,下了車,迎著和風,蹦蹦跳跳地回了家。

這些都是小事,但回憶起來,總讓人受益匪淺。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只要我們學會使用文雅樸實、健康向上的語言,用文明語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么我相信這朵朵禮儀之花一定會把世界裝扮的更美麗,是社會更和諧。

五年級:蒯晶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