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徑讀後感

一、以思考、研究引領行動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有益的知識尤其是高科技知識是提升國家競爭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而知識的取得一般是兩種途徑:一是直接經驗,即通過自己切身的實踐體會獲得;二是間接經驗,即通過學習他人的知識獲得。知識的高明之處並不是獲得多少,而是當它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顯現出來的魅力。不管是知識的取得還是知識的運用都取決於認識主體的人。而教育傳承著教書育人的職責,應該義不不容辭地培養符合社會、國際形勢的人才,那就是在知識經濟下,人才的標準更注重創新思維素質的培養。因此,學會思考學會批判性地學習應該是教育的價值所在。要使學生具有思考的能力,教師就應該學會培養自身思考的能力與素質。30位優秀教師不論是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還是遨遊在網路海洋中都注重用自己的獨立思維去思考。他們能夠在不斷地學習、交流、行動中學會批判地建設自己。他們能夠進行經常性、系統性地反思與研究,使自身突破已有經驗、常規思維的限制,尋找符合教育實踐的真理與知識。他們懂得重新審視教師的專業素質,重新認識教育教學的價值取向,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與能力。因此,對於一個有生命力的教師的而言,應該學會思考,思考就是力量,思考就是機智,思考就是創新,思考就是發展,思考就是教師成長的法寶。

二、以學習、交流豐富智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漁”,“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就需要源源不斷的活水”。信息化、數位化為表征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能僅憑已有的知識、自身的修養就可以勝任。新時代的教師,永遠學習是個不變的主鏇律。從學習的對象來看,可以向學生學習,從師生的交流對話中學到更多來自學生的智慧;可以向同行學習,從同行真誠平等的交流中學到更多有益的知識與經驗;可以向書本學習,從書的海洋中撿拾美麗的朵朵浪花;可以向報刊雜誌學習,從琳琅滿目的知識庫中汲取有益的營養;可以向網路學習,從虛擬而神奇的網路世界中蒐集資源,平等交流,在蒐集中積累教育教學素材,在交流中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可供學習的對象很多,尤其是網路學習,更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30位優秀教師大多都因網路而得益。他們在網路虛擬的論壇交流中受益匪淺,網路成為他們學習、交流、提升自己的平台。徜徉在網路的海洋中,他們懂得汲取、容納,他們懂得付出、展現,在真誠的學習與交流中收穫著幸福與感動。在這裡,可以與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乃至專家、導師實現零距離接觸,他們的點撥能讓我們醍醐灌頂,照亮心燈。網路的神奇性在優秀教師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因結識而網路而幸運,因“沉迷”網路而幸福。因此,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學習都顯得客觀重要。時不我待,我們應該做個學習型的老師,讓自己在學習交流中收穫更多有價值的精神財富。

三、以執著、進取挑戰自我

執著、進取永遠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優秀品質。對於教師而言,更需要執著的精神、進取的心態來要求自己、挑戰自己。30位優秀教師成長的案例向我們昭示了新時代的教師更需要執著、進取。用張老師的話來說:“甘於寂寞的人才不寂寞,不甘於寂寞的人才寂寞。”我想,甘於寂寞的人有的是默默無聞地工作,不斷地學習、思考、寫作,耕耘著自己的一方心靈樂土,雖不會收穫豐實碩果,也自得其樂,無怨無悔。不甘於寂寞的人才會尋找一些無聊的刺激來慰藉心靈的平衡,荒廢了時光,活得平庸、碌碌無為。對於教師而言,要有進取的心,要不甘落後與平庸。生活要知足,工作要不知足,正是因為不知足,我們才會不斷地學習,思考,努力完善自我。當前教育形勢下,面對複雜的學生群體,靈活多變的新教材,考試評價制度的約束,學校管理規章制度的要求,社會價值觀的衝突,做一個享受教育快樂的成功者,任重道遠。教師更應該要從個體的成長層面,以執著進取的心態來面對教育中的“疑難雜症”,進取的心去會讓你永葆教育的熱情,執著的心會讓你努力豐富自己的個性素質,體驗教育詩意般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