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需要誠信嗎?

對材料中調查的實驗結果,我感到很詫異,為什麼社會在向前發展,而人的思想卻在後退呢?我很想問問那些選擇將錢據為己有的人,你們怎么有臉留下呢?中華民族的高尚品質——誠信,你們都還有嗎?都還記得嗎?放眼當今社會,到處都有為利益而忙碌的人們,幾乎所有的人都拜倒在金錢的腳下。我不禁要問一問:我們還需要誠信嗎?

誠信是一個人品質的集中體現,一個有氣節的人決不會丟下誠信。

他,是北京一家體育彩票專賣店的老闆,2024年9月12日,為某彩民墊資購買了一張1024元的複式足球彩票。幸運的是,這張彩票中獎了,而且是大獎,533萬啊!第二天他得知這一訊息後,在第一時間給購買者打電話,並把中獎彩票交給買主。他也可以選擇將錢據為己有,可是他沒有這樣做。在金錢與誠信的衡量中,他毫不猶疑地選擇了誠信,成為又一位彩票銷售“最誠信的業主”。

對此,該怎么看待呢?在當今這個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有些人更是把金錢看得比道德、品行、名譽、地位、生命更重要。有人據此在網際網路上設計了一項調查:“假如你墊資代買的中了500萬元大獎的彩票在你手裡,你怎么做?”調查引來16萬人次的點擊,結果顯示:有近三成的人選擇“通過協商協定兩家對半分”;有近三成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留給自己”;有兩成多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給對方”;還有近兩成的人沒做選擇。試問,你會是哪一種人呢?你會毫不猶豫地成為那兩成多中的一員嗎?

一個人擁有誠信,才能在社會中立住腳跟;一個企業擁有誠信,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前不久的三鹿奶粉事件讓國人傷透了心,人們原本對三鹿奶粉非常信任,哪知奶粉變成了毒藥!試問,這樣的企業知道“誠信”二字的真正含義嗎?這樣的企業怎能在市場上立住腳跟?“染色饅頭”、“雙匯火腿腸”讓國人一再恐慌,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現在還有哪些食品是安全的?還有那些食品可以讓人放心食用?

一個人需要誠信,一個企業需要誠信,一個國家更需要誠信,否則便無法立足。難道不是這樣嗎?

前不久,在亞運會上,邵斌因涉嫌更改亞運會男子自由體操比分,導致中國選手張成龍與韓國選手並列奪冠,一度為國人所不齒。先是“年齡門”,後是“裁判門”,中國的體育事業為什麼總是叫人不省心?這讓世界體育界人士如何看待我們?總之,無需多言,中國體操界只有勇於自我打假,重罰造假案者,才能真正重塑體操強國的形象。

重視誠信,才能在社會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重視誠信,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