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伴我成長作文「優秀」

這個社會需要誠信來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人與人之間更多一些溫暖。

誠實伴我成長作文

誠實是綻放於人類之樹的一朵鮮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

記得在我二年級時,我比較懶惰,作業經常不寫,當時,我的數學很差,老師布置的口算,我都沒興趣做。可又怕媽媽檢查,於是,我生上一計。回到家裡,我對媽媽說:“媽媽,這幾天可以讓我自己檢查嗎?”媽媽聽了問我:“為什麼?”我說:“我自己檢查可以提高我的檢查能力。”媽媽一聽,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就答應讓我自己檢查幾天。就這樣,我騙得了媽媽的信任。接下來的幾天,我的數學作業基本上沒有完成,都騙媽媽我做好了,媽媽都相信我,後來數學老師發現了就打電話給我媽媽,我媽媽聽了十分生氣。回家以後,可想而之,媽媽對我的屁股進行了“磨鍊”。打過以後,媽媽又坐下,苦口婆心地對我說起了“狼來了”的故事,聽完以後,我明白了誠實是人類最寶貴的事物。

就在不久以前的一個星期六,爸爸媽媽都要去工作了,家中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寫作業,爸爸媽媽在出門前,向我千叮嚀萬囑咐:“作業沒有寫好前,不準玩或打電腦。”我聽了像小雞啄米一樣點點頭,爸爸媽媽也放心地出去了。爸爸媽媽出去以後,我認真地寫作業。寫了一會兒,我想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先玩一下遊戲,他們不會知道的,就這樣,我津津有味地玩了起來。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小時轉眼就過去了,我想回到書桌上去寫作業,可電腦的吸引力特別大,我告訴自己,再玩一會兒就好。我就坐在電腦前繼續玩我的遊戲。玩了一下,一個誠實的聲音在我腦子裡響起:“小成,你這樣是不成的,你答應媽媽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我一想我還是先寫作業吧!有一個說謊的聲音冒了出來:“沒事,再玩一會兒,爸爸媽媽不在家,他們不會知道的。”那個誠實的聲音又說:“不對!你忘記上次教訓了嗎?老師和父母從小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你這樣做太對不起他們了。”就這樣這些聲音反覆地在我腦中迴響著,經過一場激烈的思想鬥爭,我最後關掉電腦,回到書桌前寫字。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裡,看我只寫了這么一點,就問我:“為什麼寫得這么慢?”於是我如實地講給了媽媽聽,媽媽聽後,表揚我說:“雖然你做錯了,但你做了一回誠實的孩子。下次改掉這個習慣就行了。”

經過了這些教訓,我相信誠信伴隨我長大。

誠實伴我成長作文二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講誠信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誠信的故事在生活中經常發生,我就親身經歷過,使我感受很多。

有一次,我和媽媽到勝大超市買了兩隻德州扒雞,回到家打開一嘗,越吃越覺得味兒不對頭,然後就回去退。超市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們認真檢驗後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並把錢退給我們,還相互留了電話號碼,說如果有異常的情況就跟他們聯繫。這使我更加信任他們,更加喜歡在那買東西。這要是在外面的小攤上,有的為了個人利益,不但不退款還會說些不好聽的話。

還有一次,同學尹軍毅約我到他家吃飯,我先是答應,可後來因為別的原因沒去成,而我也沒打電話通知他。之後尹軍毅告訴我他非常失望。又過了幾天,我約尹軍毅到我家來玩,他提出我先到他家吃完飯他才去我家玩,這次我去了他家,可是他卻沒來我家玩,我也感到非常失望。可見違約失信就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它會給人的心靈帶來永久的傷害。這件事時時提醒我為人處事要講誠信,哪怕是小事也要一諾千金決不失信。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從小養成講誠信的好習慣,繼承和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俗話說“誠信是金”。人們篤信誠信是金、誠信有情、誠信是德、誠信是則。誠是做人的核心,信是做人的根本。可是我卻做過一件不守誠信的事情。

那天我要出去玩的時候,媽媽說讓我玩兩個小時,我同意了。

我和夥伴們陸續來到約好的比較隱蔽的野炊地點。爐灶已經提前搭好,我們把平底鍋架上後,便在灶里燒火。我們掰來枯竹,先用紙把枯枝點著,再往上面放竹子。竹子著得很好,既愛著,燒的時間又長,而且沒有煙。

第一鍋是豆腐炒小蔥。把豆腐、蔥和香腸放進鍋里,便開始翻炒。潘鑫園掌勺,我燒火,李博文和武志成掰枯竹,謝浩含拔白菜。沒有油和鹽,就是乾炒。豆腐里的水已經炒出去了,炒得越來越碎。我們拿起勺子吃了起來,不吃不知道,一吃真奇妙。真的很好吃。

第二鍋是香腸炒香菜。我們又添了些枯竹,便開始炒。我又去掰片白菜,在回野炊地點的路上我聞到了香味,走到跟前的時候香腸剛剛好。我把白菜給每人都分了一塊,把香腸、香菜和小蔥包在白菜里吃,又香又爽口。我們把鍋里的香腸渣都吃了,還沒有吃夠。

我們打算下次還要來。張佳棋家開燒烤店,他要帶一些竹籤子和燒烤料,我還要帶饅頭。

誠實伴我成長作文三

什麼是誠信?詩人說,誠信是三月的春風,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說誠信是寶貴的信譽,是無價的財富;爺爺說誠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記,是一張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約;我說誠信是兩根小指拉鉤後的百年不變,千年不悔。

中華素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傳統美德。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就大力倡導、弘揚誠實守信。誠信的例證,更是不勝枚舉:漢代的季布“一諾千金”是誠信;同仁堂三百年金字招牌不倒是誠信;劉備三顧茅廬臨終託孤是誠信;諸葛亮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也是誠信……

當歷史的車輪駛進新的世紀,我們的社會為什麼用沉痛的聲音呼喚著誠信?請看調查資料:

我國由於不誠信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達6000億元,其中由於逃避債務造成的損失達1800億元,由於契約欺騙造成的損失達55億元,多么驚人的數據,多么可怕的事實!我不想說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也不想說“殺人奶粉”造出的“大頭娃娃”;更不想說公開課上的“出色配合”……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誠信了嗎?沒有。你一定對自己很失望!其實,沒關係,人的成長中不可能沒缺點,可怕的是逃避錯誤。一個人沒有了誠信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失根的蘭花,甚至會留下千古的罵名,周幽王烽火台戲諸候,秦檜風波亭謀害岳飛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社會對於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也有著更高的要求。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的較量,歸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較量,這所指的人才不僅需要具有網路化的知識,卓越的科學技術,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而誠信就是做人的核心。

我深信,有了誠信,我們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