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考創新作文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淺談高考創新作文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作文寫作指導中,“創新”口號喊得最響。創新本無可後非,問題是學生的習作中,出現了一股“偽創新”的潮流。許多學生動輒“新概念”,時空穿梭,夢境與現實的結合,且美其名曰創新,其實是拾人牙慧,步人後塵。現將近幾年來高考創新作文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歸納如下:

一、反彈琵琶,要注意內容的客觀性。

(m.diyifanwen.com整理)

有篇作文題為《我所敬佩的人》,有的學生極力推薦汪精衛,對他的漢奸行為無需責備,認為其能屈能伸,是大丈夫也;有的對買國求榮、簽定屈辱和約的李鴻章加以美化;有的宣稱不能流芳百世,甘願遺臭萬年。這些反彈琵琶思維,混淆了是非界限,一些不良的價值觀侵蝕了學生的靈魂。因此要告誡他們,創新不是不分皂白與先前決裂,發展個性不是為所欲為,創新不能超越歷史唯物主義。

二、創新不能脫離社會現實。

有的學生認為想像就是進入虛幻世界,創新就是超越現實生活。所以寫作要么是網路世界,神妙莫測;要么星球大戰,恐怖離奇;要么太空世界,飄渺逍遙。從作文中體會不出現代人對未來世界的迫切願望。實際上,想像的基礎就是厚重的大地,創新的源泉就是豐富的現實生活。採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一些人人皆知的文學作品的人物拿到當今社會來,如《豬八戒開飯店》,《武大郎重操就業》等。這些人物既有原型特徵,又具有當今社會現實的氣息,含有勸誡和諷刺一味,有很強的現實性。

三、創新不能違背科學性原則。

1999年高考題考查學生的科幻能力,有的同學在想像中成了摺紙飛機,一會克隆出耳朵,一會克隆出心臟,用不多長時間就克隆出一個活生生的人來。科幻能力最能體現科學精神的,但從學生的作文看,有些想像明顯違背了科學精神,即使語言再生動,內容再有誘惑性都不能打動人。學生在掌握最基本的科學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所已有的科技知識寫科幻文章,是有一定意義的,如《月球旅遊》、《龍宮採訪錄》等,既開拓了學生的想像智慧型,又能反映學生的理想抱負。

四、創新作文文體的確定性。

自1999年話題作文橫空出世,每年高考,美文佳作異彩紛呈。考生極盡寫作之能事,寓言、童話爭奇鬥豔,記敘、說理比翼齊飛。事實表明,很多學生記敘文寫的十分單薄,故事情節也很難在特定的時空被編排的象模象樣,往往構思上造成致命傷,寫議論文更有現實價值,服務於現實,也更容易扣題,但一部分學生不知道哪種問題更適合自己,不懂駕輕就熟,以致變的不倫不類。在這裡需要明確一點:淡化文體不等於不要文體,文體不限不等於自由寫作。

(m.diyifanwen.com整理)

五、創新作文語言的規範性。

語言創新有時能起到點石成金之效,但語言創新更要注意“煉”字,起碼要符合傳統的語法規範,淡化語法不等於淡化語言規範和語言能力。特別是近幾年來掀起一股文言寫作熱潮,大有復古之勢。不可否認,如2001年江蘇一考生的《赤兔之死》,文言式的語言,語言之簡潔,非一般人之所及,顯示了其深厚的語言功底。有些學生也採用文言寫作,文白夾雜,詞語運用不當,讀來令人作嘔,似乎白話文就不能表達其充分的情感。

“第一個將女人比做鮮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真正的創新絕不是亦步亦趨。寫好高考創新作文的不二法門是練好基本功,如果沒有大量的知識的積澱,沒有成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創新永遠是空中樓閣,無本之木,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作支撐,任何外在的形式都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