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高中作文如何在審題中創新立意的寫作指導

一篇優秀的中考作文之所以能從數百萬份試卷中脫穎而出,其中必有他值得稱讚之處。按照評分標準而言,一般會從選材,立意,語言和結構這樣幾個方面去衡量,這四個標準里,其中最為閱卷老師欣賞也最讓學生頭痛的是作文的立意,一邊羨慕於別人標新立異的思路,一邊又苦於自己落入俗套的構思,這成為很多學生作文檔次上升的一個障礙。其實,創新立意並不是天馬行空,而是有所根據的,它的根據就來源於卷面已經給出的題目,從審題入手去分析出題人的意圖,從審題入手去挖掘更深邃的含義,如何審題審出新意,這是我們接下來幾篇連載要集中解決的問題。

第一講主要解決的是審題方法的問題,創新的前提是審準題,在準確的基礎上才能有所新,如果題目審偏了,立意再好也是妄談,所以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正確審題。

(一)短題要補充

很多題目我們看起來很簡潔,不過三五字,但其實題目越短,審題難度越大,因為它能夠給與我們的信息是極為有限的,很多時候讓人感覺難以下手,這時我們可以用補充題目的方式讓題目變得具體充實有可寫性起來。

如寫《雪》這樣一篇文章

1、在前補充:冬雪,看雪,潔白的雪

2、前後補充:瑞雪兆豐年,冬雪也暖人,風雪中的身影

3、在後補充:雪後,雪的溫度,雪的訴說

再如以《朋友》為題寫一篇文章

1、在前補充:真誠的朋友,執著的朋友,誠信的朋友,我最敬佩的朋友

2、前後補充:我的朋友叫自信,這個朋友值得尊敬

3、在後補充:朋友的心愿,朋友的真諦,朋友的故事

需要注意的是,補充題目這件事是在我們腦海中完成的,也就是說如果題目中沒有要求我們去補充完整題目,那么我們就不要隨便改動題目,只是在心中把你要寫的內容通過給題目補充,進一步縮小即可,如果補充題目的過程中發現腦海中想出的好幾個題目都還不錯,怎樣取捨呢?這時,可以選擇你最熟悉的那個話題,或者你認為最有話可說感觸最深的那個去寫。

(二)長題抓關鍵

題目長了有時也會干擾我們審題,原因很簡單,各個獨立出來的詞你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是題目的核心,這時就需要抓住題目的關鍵字去分析,而關鍵字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題眼,我們一般會選擇動詞,形容詞和副詞作為題眼,因為這些一般是起修飾和強調作用的,當然題目的主要對象一般是名詞,這個是不容忽視的,但是關鍵是要看修飾它的那個詞是什麼,你要圍繞那個詞寫什麼。

如《這件事教育了我》中的“教育”,《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中的“並不是”,《**也美麗》中的“也”,《水仙花開》中的“開”。

(三)標誌定體裁

有些題目常帶有明顯的體裁標誌,可幫助我們迅速確定文章的體裁,內容和重點。

1、記敘文的標誌:題目中凡帶有“記”“憶”“人”“事”“見聞”等字眼,一般都是記敘文。如《回憶我的母親》《記我的同桌》《值得讚美的人》《假期見聞》《我的國中生活》等。

2、抒情散文的標誌:題目中凡有“贊”“頌”“賦”等字眼,一般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如《白楊禮讚》《綠葉頌》《茶花賦》等。

3、說明文的標誌:題目中凡帶有“製作”“介紹”“說明”“自述”“為什麼”“原理”“話”,或直接寫某事物的名稱,一般應寫成說明文,如《文具盒的自述》《森林為什麼能防風》《手錶的使用和原理》《秋天話菊花》等。

4、議論文的標誌:題目中凡是帶有“說”“議”“談”“論”“評”“辯”“駁”“從……談起”“從……說開去”“讀……有感”等字眼,一般都是說明文,如《談骨氣》《由‘滴水石穿’想到的》《讀<窮人>有感》等。

(四)聯想化深意

聯想就是由甲想到乙,而甲一般是由實際意義的,乙是有象徵意義的。

如《圓月》《白楊》《長城頌》《我心中的陽光》就需要用聯想法來審題,把這些大家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與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聯繫起來,從而給這個題目賦予更深層的含義。比如:“圓月”聯想到中華同胞,“白楊”聯想到紮根邊疆的志願者,“長城”聯想到戰無不勝的人民解放軍,“陽光”需要聯想溫暖,親情,關愛,希望甚至信仰,這樣通過審題文章的寓意就大大深化了。

完成正確審題後,接下去幾講我們會結合具體題目來給同學們分析,如何通過審題來創新立意,請同學們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