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作文教學之我見論文

本人從事語文教學已有十個年頭了,深感作文教學是老師和學生最頭疼的問題。原因是學生閱讀量少,視野狹窄,寫作興趣不濃厚。近幾年來,本人在作文教學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對創新作文教學進行了不少的嘗試,現與大家探討如下:

一、引導學生對創新作文的理解。

創新作文是一種從多方面立意,多角度構思,以不落俗套為宗旨,讓學生寫出新的文章,但一定要寫出真實情感,有新的表達,這就是創新作文。

首先,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更新觀念,注意培養學生開拓創新的能力,要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讓學生思維向多方面推進,向相反方向推進,通過比喻、類比、想像和聯想等方式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其次,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給學生“新”的概念,別的同學沒有說過,沒有寫過可視為創新,而且對其他同學的習作欣賞要調動個人的生活經驗,從不同角度對習作中的內容、人物、語言、提出全新的見解。

二、引導學生掌握創新作文的方法。

在學生教學中要遵重學生思想和感悟,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使學生的感情自然流露。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可讓學生堅持寫日記讀書筆記,而且在班上成立編輯小組,每月出一期班刊,優秀作文,還可推薦在校刊或其它刊物上發表。除此以外,還從以下幾方面去引導:

1、構思要新

(1)題要巧,語言要新: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一個新穎的題目首先就能吸引讀者的興趣,例如:寫“親情”班上有同學寫《都是母愛惹的禍》、《殘酷的愛》,有的同學還採用了相反相承的寫法,《冬天未必冷》、《謊言未必不美》等。在語言上可適當地引用古代詩文或格言警句,增強文章的文化內涵和文學底蘊。

(2)“舊瓶換新酒法”就是把舊的人和事賦予與現實相聯繫的新的人和事。例如:本班學生張穎一篇《南郭先生的自白》榮獲全國“做誠信小公民”徵文活動二等獎,王雲一篇《孫悟空回到了水簾洞》榮獲全國“環保”主題徵文活動二等獎。

(3)“物物交換法”如寫“母愛”這一主題可以從其它動物著手,通過動物的某一感悟而寫出人性的心靈貫通。

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用書信體、日記體、童話、寓言等多種輕鬆文體來寫。

2、選擇材料要新:

選材最忌諱的是踩著別人的腳印走,俗話說: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選材貴在創新,在協作中要選取那些別人沒有寫的材料,獲得寫作的靈感呢?

(1)調動感官、親密接觸社會和自然,堅持寫日記用最流暢的語言表達最真實的想法。

(2)寫作如照相,要換位思考,變角度、多向思維、組織材料逆向化,表達方式陌生化,藝術地表現生活。

3、表現角度要新:

在寫作教學中,知道學生要多方面想,取最小角度,即就是切入點要小,著眼點要深。寫整體不如寫局部,例如寫《老師》就不如寫《老師的眼睛》。寫反映社會生活的文章最好選取一個畫面或者一件了不起的小事。

總之,要寫好創新作文,除了注意以上幾點外還有更多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同學們在作文中要要大膽地嘗試,要勇於創新,老師在教學中要更新觀念,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