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作文教學之我見解讀

《北史·祖瑩傳》中有這樣一段話:“作文須自出機杼,或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大意是說寫文章無論是命題還是構思都要獨特新穎,與眾不同,不能人云亦云。這和我們現在作文教學提倡學生寫作文要有創新意識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創新是人類發展永恆的主題,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21世紀的通行證。教育家葉聖陶也曾強調作文貴有新意。有新意的文章能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尤其是考場作文有新意更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因此我們在創新作文教學時,如果注重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就能誘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學生就能寫出富有創意的佳作。

一、在構思上著重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想別人所未想

東施效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壞,東施也就成為後人譏諷他人盲目模仿的代名詞。然而筆者在學生的一次自由命題習作中,卻發現一篇題為《東施效顰勇氣可嘉》的文章。這位同學認為,東施敢於向西施學習,說明她有自知之明,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善自我,這可笑嗎?她比社會上一些毫無自知之明的人千方百計來掩飾自己的缺陷強多了。還有的人看到比自己強的人不是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縮小與別人之間的差距,而是不擇手段地去打擊,去破壞,他比得上東施嗎?這篇文章正是打破常規運用逆向思維構思而達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驚人效果,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東施。

那么究竟什麼是逆向思維呢?逆向思維即從通常情況下的普遍習慣的單向思維對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思維。這種思維看似荒唐,實際上是一種打破常規的非常奇特而又絕妙的創新思維方法。如果我們的創新作文教學能注重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方法,學生寫出的文章就會有獨創性。所以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打破傳統的、常規的思維束縛,大膽地反彈琵琶,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地進行探索和挖掘,寫出人人心中皆有,個個筆下全無的文章。比如說飛蛾撲火這個成語,比喻自取滅亡。如果我們從它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撲向光明這一點出發,可以確立“飛蛾撲火壯哉”這個與它的本意完全相反的主題。此外,班門弄斧、不想當將軍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開卷未必有益等都是採用逆向思維方式確立的主題。

二、在構思上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文體的能力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喬奇說:“發明和發現的區別在於:在看到人人都看到的東西的同時,想到從沒人想到過的東西之中。”作文也是如此。通常情況下一篇文章所用的文體是相對固定的,比如要發表對某個觀點的看法多採用議論文的形式,要說明某一事物的特徵多採用說明文的形式。如果我們寫作文,能突破常規局限,大膽地採用新的文體,同樣能寫出新意,能寫出生命個體的獨特感受。我今年帶高一,作為語文教師兼班主任,我通常會在每天課前讓一位同學上講台作自我介紹,以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並增進同學間的了解。有一次,一位同學的自我介紹博得了滿堂彩,她把她的自我介紹用產品說明書的形式來表現,產品名稱是她的名字,生產日期是她的生日,產地是她的出生地,產品製造商是她的父母,產品的性能功用與她的性格特長相對應,語言幽默詼諧。這位同學正是在文體上有所創新才達到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人教版高中第一冊語文課本書中有一篇題為《〈寬容〉序言》的課文,從標題上看它是一篇序言,而序言大多是說明性文字,這篇文章卻出人意料地運用寓言故事的形式來表現《寬容》一書的主旨,化枯燥為生動淺顯,因而使它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三、在材料的運用上培養學生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宋朝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一詩中有這樣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個不同。是的,同一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所呈現的姿態就會不一樣。同樣,即使是那些陳舊的題材,只要能變換視角觀察,同樣能寫出具有新意的作文來。比如《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大家很熟悉的故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狐狸用花言巧語騙走了烏鴉嘴裡叼著的一塊肉。筆者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篇題為《烏鴉為什麼又上當了》的文章,說的是烏鴉又得了一塊肉,站在枝頭正準備開始享受美味的時候,它的鄰居狐狸從家裡出來了,狐狸抬頭看見烏鴉嘴裡的肉後一開始又想故技重施,拚命夸烏鴉的歌聲悅耳動聽,烏鴉冷笑一聲說:“哼,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上次已經被你騙了一塊肉,這次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了,任憑你誇破了嘴我也不張口。”狐狸聽後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不再夸烏鴉了,轉而開始破口大罵,罵得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烏鴉越聽越生氣,最後實在聽不下去了,剛張嘴想回擊,嘴裡的肉又掉了,樹下的狐狸叼起地上的肉就跑。

看完之後我就在想,這篇文章的新意就在於材料的翻新。現在的中學生接觸面有限,在材料的選擇上受到限制,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運用材料上變換角度,另闢蹊徑,同樣能寫出吸引教師眼球的好文章。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的美貌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從她為了越國的東山再起,不惜犧牲個人的幸福和愛情,並隨時準備為國家犧牲的角度出發,可以提煉出“高尚的心靈”這一主題。

教育家陶行之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我們創新作文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寫作不受傳統約束,勇於創新,相信學生能寫出不同凡響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