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民間傳說》有感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單單是中國的漢字,書法,繪畫等,中國的民間傳說也正是如此。今年暑假我閱讀了一本名為《中國的民間傳說》的書,它使我受益匪淺,在閱讀中不斷汲取著知識。

這本書主要講述一些充滿鄉土氣息的民間傳說,反映了各地民眾獨特的生產生活和發展歷程,表現他們的文化心理,語言特色,審美趣味及文化傳承與創新等各方面。例如其中一篇,《好人有好報》講文章里的主人公非常窮。有一天,一位跛腳人來到他家休息,主人公熱情地招待著客人,儘管主人公他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但還是拿出了家裡最好的東西來招待這位跛腳人。誰知跛腳人盡然是一位神仙,看主人公這么善良,便幫助主人公發了財。這就反映了人們的文化心理,一種堅持善良的精神。

它帶給了我許多感悟,雖說它是以講民間傳說為主,但其中還是包含了不少道理。例如《好人有好報》,它只是以一個簡單的故事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大道理,以質樸的民風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它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要對人真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多為他人著想,好運總是會降臨在我們頭上。這裡面的許多故事,大部分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讓我們學習。如果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這樣,哪來的如此多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呢?那將會是一片和諧美滿,互幫互助的情景。這反映的是人們的美好願望,但是偏偏又與當今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極大地諷刺了人們已經漸漸脫離了善良,誠實,走上了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路。

在我個人看來,這本書不僅僅是收集中國各地的民間傳說,也再用故事的方式來教我們一個又一個道理。因為傳說是人們編造的,反映人們的文化思想,也警示著人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當初的夢想,是否已經被我們拋之腦後了?它不僅使我增長了知識,也使我收穫了無數樸實無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