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讀後感

導語:信客是一種私人職業,不受任何機構管理,舊時鄉間對外的通信往來的人。鄉村,過去沒有郵局,對外的通信往來主要依靠信客這種職業,受理的業務不定,主要有信件,一些衣食物品等。另外還有一些溝通傳信的作用,如農村家屬給外出闖蕩的人的信或死訊。信客作為一種職業已經消失。

正文:《信客》讀後感

信客,是一種職業,在這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里,已經消失了。

信客,一種高貴的精神永遠也不會消失。

曾有一次為客戶送給女兒的紅綢,而老信客也要為一遠親送一分禮,就裁下了客戶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個人給家裡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著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老信客沒有想到,一個“信”字,竟讓他丟掉了自己一輩子的名譽。而後,他明白了。當他把棒交給年輕的信客的時候,他千叮嚀萬囑咐,做信客,關鍵就是一個“信”字。

然後,每次的風雨中,總會有一個全身濕透了的年輕人,在凹凸的石板路上來回地奔走,懷抱中抱著一個包裹,像孩子般緊緊依偎在媽媽懷抱里,緊緊的,緊緊的……

讀完此文,我一片迷茫,這樣不堪入目的人生,為何卻還有著奉獻,他的人生值得嗎?

我尋找著答案,他僅僅是為了生存嗎?不,他一無所有,伴隨著他的只是那間破舊的草房

他是為了所有人,為了所有在苦苦等待的人,更是為了擁有誠信。

也許他的付出,往往不被人理解,面對村里人的說長到短,面對那不被人信任的目光,面對世人的唾罵。多少個黑夜,他獨自坐在破草房的燈前,他想念老信客,他明白了老信客的心情,他的心中頓時滿是辛酸與淒涼,誰會注意他?誰會感謝他?凜冽的寒風划過他的面頰,望著窗高高在上的明月,沒有人,沒有人會相信他,他或許會想念以前的日子,但他明白,“鄉間不能沒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著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那一份難忍的孤獨誰會了解?也許他只是一個運輸的交通工具,也許他只是一個小小的信差,可以揮之即來,揮之即去,注定這一輩子孤獨終老,值得嗎?

誰會了解?誰會用心去感受?可他卻依然執著,依然堅持……

每一次讀過後,眼帘中,我仿佛有看見了,看見了那個單薄的身影在風雨中來回地奔走,懷抱中抱著一個包裹,像孩子般依偎在媽媽的懷抱里,緊緊的,緊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