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樹,它不僅能提供人類呼吸所需的氧氣,也能調節空氣溫度、濕度。最重要的是,樹能夠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地球上森林的覆蓋面積逐漸減少,水土流失日益嚴重。就我國而言,50年來,因水土流失損失了耕地5000多萬畝,平均每年100萬畝。土地,更確切地說那是一層覆蓋著地球各大洲的脆弱、鬆散、不同顏色的表土,是所有陸上生命的家園所在。沒有土地,就沒有植物、動物、人類。一英寸厚的表土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才能積累起來,而這個叫做“地球”的星球,需要幾億年才能形成?現在,我們正在目睹土地的不斷減少。例如,有“地球之肺”之稱的南美亞馬孫原始森林,自60年代起,大片大片的森林在重型拖拉機和火的征討下開始被毀滅。僅1966~1975年就毀掉森林1100多萬公頃。無節制的砍伐已使巴西全國森林覆蓋率由80%下降至40%。狂砍濫伐的惡果也顯而易見,近年來,巴西降水減少,氣候變得炎熱乾燥。可以想像,如果任其大砍下去,誰能保證幾十年後的亞馬孫地區,不會變成一個大沙漠呢?

破壞自然等於毀滅人類自己!

所以,我建議,在我國,應深入開展關於水土保持的宣傳教育,增強全民保護水土資源意識。有關部門和企業,應嚴格執行水土保持有關法律法規,防止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普遍存在,應嚴格控制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開墾土地,堅決制止毀壞林地、草地以及污染水資源等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發生的行為。還要引進推廣先進技術,因地制宜,充分發動民眾。

其實,植樹造林,就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3月12日,我國的“植樹節”,就是為了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也可以學習其他國家的做法,做事先種樹。比如波蘭的生孩子要種樹,英國的換手機要種樹,日本的買車先種樹,德國的戀愛要種樹等等。這些方法看似搞笑,大家卻能積極配合,主要原因是深入人心,誰不希望自己生活在蔚藍的天空下呢?

甘地曾說過:“自然滿足人的需要綽綽有餘,但無法滿足人類的貪婪。”貪婪的後果必定是無法想像與挽回的毀滅。所以,為了地球——我們共同的唯一的母親,行動起來,做一個責任心強的人,與我們一起植樹造林,保持水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