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活成一朵花

時光,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倏忽遠走,屈指算來,這個夏天又已近半。北方今年的夏天少雨多陰,天不是很熱,因此也就多了一份舒暢。

瑣事繁多,除了約稿,很少撰文。

靜靜地坐在窗前,聽黛青塔娜的《寂靜的天空》,心,不由自主游移于山水之間,那些生活的喜怒哀樂,那些求索路上的坎坎坷坷,也便在靜靜中綻放一地無語妖嬈……

越來越喜歡沉默,多年來文字於我,一直如影隨形。墨海揚帆,踏浪而歌,走著走著,卻發現,似乎丟了傾訴的方式。更多的時候,喜歡靜靜的與文字對望,而把諸多感慨更深地藏進心裡。

常常感嘆光陰的流逝,斗轉星移,物是人非,流過的時光走過的路,似乎倏然間已走遠,待回眸時,惟剩指尖的一聲輕嘆。

閒下來的時候,喜歡讀書,現代的、古代的,報刊的、雜誌的,最喜歡那些韻味綿長的作品,如品一味佳肴,觀之,賞心悅目;品之,滿口余香。往往有靈感在共鳴中不期而至,豐盈了想像,深邃了靈魂。

亦喜歡弄花,陽光下,執一噴壺,逐葉拭去輕塵,讓亮澤入心入眼,那時,心是靜的,靜到仿佛這周遭只剩下愜意,這世界只剩下微笑。

喜歡花的燦爛、明媚與頑強,一掊土,一米陽光,一滴水,那嫩嫩的、宛如奇蹟般的一朵便會爍爍地盛開。轟轟烈烈也好,悄然無聲也罷,似乎周身都透著倔強。

年少的時候,喜歡一種叫做罌粟的花,因為她的野性與絕美。清楚地記得,每年夏天回鄉下,總看到外婆院子裡幾株開得轟轟烈烈的罌粟,絢麗驚艷。外婆因患有嚴重的關節痛,每年都會在院子裡種上幾株,待成熟後,將果實摘下來熬成水服下,疼痛頓消,那是鄉下最省錢又最止疼的偏方。而那時不喑世事的我,對這種花並沒有太多了解,只是調皮地幻想:做一株罌粟,便可以讓喜歡的男人喝下愛的蠱。

長大了,漸漸喜歡上了牡丹,不單單因為她的雍容華貴,更因為她的大氣溫柔,這或許是緣於北方女子骨子裡的豪放,文字中、圖畫中也便自然多了牡丹的華美。或許,對於生活的追求,讓人更渴望一種富庶與美好,因此年輕的心更驛動幾許嚮往。

走過人生的熟季,越來越喜歡蓮花,常常是倚了半弦月,在蓮池邊靜坐。輕輕的風,潺潺的水,幽幽的簫音,淡淡的花香。蓮的纖塵不染,蓮的淡泊寧靜,無一不成了性情的知音。入泥三分,出水三分,剩下的四分,是風雨中高傲的靈魂,一念一悟間,所有的快樂與憂傷,都悄然成人生的逝水沉香。

常常幻想,能夠尋一處依山傍水的小築,體味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感受“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情愫。字里春秋,轉眼數載,捻字為花,收穫無論多少,這一路行程無不詮釋靈魂的涅槃。

感謝生活,給了我一方俗世的煙火,讓我能夠時刻傾聽風吟鳥鳴,享受生命賦予的一切;感謝生命,讓我與文字同行,素箋心語,以淡墨留香的方式為生活增添一抹亮麗,痛並追求者,何嘗不是一種修為與快樂?

總感覺,時光像一條河,我們就坐在岸上,看它悄悄地流走,而生命以遞減的方式,無時無刻不在厚重生活。

想起那天帶母親出遊,無意中瞥見母親花白的頭髮,佝僂的身影,那一刻禁不住熱淚盈眶。是呀,時間都去哪了?我的母親,把一頭黑髮給了我,卻把一頭蒼白留給歲月。時光匆匆,落了花紅,一朵無語花盛開,唯有珍惜當下。

有人說,青春是用來揮霍的,也有人說,生命是用來享受的。事實上,你可以有一萬種辦法來浪費掉一天的時光,但永遠沒有一種辦法來追回一秒的光陰。光陰花,生命花,流年易逝,向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因為愛,我們感性;因為痛,我們清醒;因為還有夢,我們選擇堅強;因為感悟,我們的生命才如此厚重。

把自己活成一朵花,以花的形式綻放,以花的風骨堅強,為生活加油,為生命喝彩,縱使零落成泥碾作塵,仍是香如故。

微笑著,追求著,讓生命如花,極致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