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心底一抹綠

小城,此處,兩邊馬路間有一條長長綠化帶。但不寬,約走三十餘步,就可過。這個六月,雨水充足。那些樹木長的高大許多。而地上的那些小草,越發的新綠可人。清晨,草地上就會有一層露珠兒,那露珠在朝陽的折射下,一閃,一閃的,似小草們晶亮的眼睛一般。它們可愛著,調皮著在低處,張望這個世界,人來人往,車來車去。

這一處叢林,從一邊看上去,有點曲徑通幽的意思。早起上班時,常舍了馬路不走,特在草木之間穿行。常常讓綠枝拂過衣襟,讓露水打濕裙擺。喔,那一株樹下,開了一種明黃的小野花。黃燦燦,一叢叢開在那。低眉,細看,終是不識此花。那又怎樣呢,只要它們美美地開在青草地上,開在那片小小的林間,便連同那抹綠留在心間。

故鄉,我的小村莊,一到夏天就有一種:“綠樹村邊合”的意境。喜歡那那一片綠意盈盈的世界。小村前,還有一片不小的樹林,家鄉人稱之為大山。其實它就是一個高處的土丘,因都是沙石地,不宜種農作物,便植了許多針葉松在山上。可這處山林卻是附近埋已故人的地方。因膽小,輕易不敢靠近去看。可某年,哥哥帶著年幼的我到林子裡去放牛。那也應該是五六月份吧。進得林子邊一看,啊,那裡有筆直的白揚樹,一排排的,蔥蘢的樹葉把頭頂的天空都遮住了。樹下,也長出許多淺綠的草兒。抬頭,低頭,全是綠色的世界,好美。一陣風吹來,樹葉被吹得颯颯作響,像是歡迎我們兄妹的到來。林子裡還有許多的鳥兒在叫呢。此後,常常和小夥伴們來此處放牛,放鵝,但終究不敢去林子深處。後來,那一片白揚樹被砍掉,人們在上面蓋一所養老院,便再也不去那所林子了。

轉眼,到了讀書的年紀,那年九月,父親送我去國小報名。本是不情願去的,可到學校一看,只見有一個長長的池塘,池塘邊有一大片綠綠的草地。那一瞬間,愛極了那片綠草地。經常下了課,便跑到草地上去玩。周圍的村民,也會把鵝,牛放上去吃草。傍晚,放學了,也會到草地上或躺,或坐,流連忘返。夕陽西下,牛兒甩著尾巴在草地上悠閒地吃著草,遠處,天邊一抹紅霞倒映在水裡。那一幕景,如夏花一般燦爛著,存在記憶里,隨時撈起,也覺清香滿懷。

這個池塘的東面水岸邊,栽了一排楊柳,九月,柳枝拂水,紫燕輕啼。從學校這邊沿著這條路,可走到池塘南面盡頭。那裡淺岸臨水還長著一種條條,長長,綠綠的植物。折下一長條葉子,聞來甚是清香。年幼時,不認得此植物,但綠條條的形,加之好聞的香味,便記在心間。大了,才識得此植物為菖蒲草。古代,那些文人,多喜歡養菖蒲草。古時讀書人,還把長長的菖蒲根卷在信里,寄於他人,想來是極優雅的一件事。

常與人說,老了,與良人,尋一處幽靜地住下。那是一處小山谷吧,在小溪邊,建一所小房子,房前一定要有綠草地,還要在溪邊,植上一些菖蒲草,因幼時便與此草結緣。

做女孩時,看了一部《最後一片葉子》小說。主人公患了肺炎的窮學生瓊西,看著窗外常青藤的葉子,不斷被風吹落。她說,最後一片葉子,代表她的飄落,代表死亡。貝爾曼,一個偉大的老畫家。在最後一片葉子飄落,下著暴雨的夜裡,用心靈的畫筆,畫一片永不凋零的一片綠葉,掛在樹上。這片綠葉給瓊西不斷注入活下去的勇氣,她最終頑強地活下來了。而老畫家,貝爾曼卻永遠的去了。讀後,那一片綠葉故事,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那一抹綠意也永遠留在心靈的視窗。

前幾天,在微信上看到一則新聞,浙江一個荒廢海島漁村長滿了爬山虎,宛如一個綠色童話世界。發帖人寫道:一個迷霧繚繞的海島,一個無人居住的荒村,一個綠野仙蹤的夢境,誰來與我相遇。原來,美麗的綠色童話世界,現實真有。

今日,天又在下雨了。但傍晚時分,雨停了,空氣,一改早前的悶熱,氣溫絲絲涼涼,如入秋一般。那些樹,經了雨水,份外清新,人走其間,只覺綠意撞了滿懷。這一季,常常仰望,那路邊一樹一樹的葉子。不管櫻樹,棗樹,玉蘭樹。它們的葉子或細,或寬闊,那些形狀都喜歡。因它們是那么綠綠地掛在枝頭,令人嚮往。常常痴想,如果,可以,這一季想活成一片綠葉。每年,春風拂過枝頭,便欣欣然,伸出嬌嫩的身子,看看這美麗的世界。雖然人間的塵埃經常讓它灰濛濛,但一場新雨過後,它又變得清新,水綠了,可以迎著清風與一樹的葉子翩翩起舞。這一季,多想活成一片綠葉啊,清晨,含著幾滴晶亮的露珠,棲息在愛人靈魂的枝頭。輕輕地搖晃,帶給他永遠的綠意。縱然秋來了,自然的光芒收盡葉子所有的綠意,秋風終將把它從樹上吹落,它亦會含著微笑離去,因此生,已淺綠,碧綠地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