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情思

山水,是天地的造化,文人,是人間的靈秀.文人與山水自有著不解之緣,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永遠無法割斷的情愫.山山水水,詩詩文文,惹得人魂牽夢繞.

山依舊沉穩,水仍然靈動.亘古不變,惟有賞山觀水的人變化著.他們用心去體會,有筆去書寫,於是,山水有了詩文的滋潤更多了一份精神與韻味,文人有了山水的養育更多了一份寫作的根基與源泉.靈氣飛動的山水,才華橫溢的文人,注定成就文壇上一段佳話.

“山林歟,皋壤歟,使我欣欣然而樂歟”孟子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仁人志士對山水的深深的眷戀,孔子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說盡了他對山水已達極致的熱愛之情.李白懷著萬種風情,有了“相看兩不厭”的痴戀,朱服一句“小雨纖纖風細細,完家楊柳青煙里”將暮春風景點染得溫潤而輕柔.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中國古代文人大多生逢亂世而不得志,於是他們逃離塵世的喧囂,歸隱山林,寄情山水,對著高山流水傾吐心中的萬丈豪情,雖與世俗所不容,卻不“以身之汶汶,受物之察察”.於是有了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開闊,有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前”的超然,有了李白“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的大氣,更有了莊子於濮水垂釣,於濠梁觀魚的恬淡,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建造大觀園……山水寄託著文人的夢,這是文人對山水的皈依.

還記得羅梭看破紅塵硝煙,不堪塵世的重荷,執意來到瓦爾登湖畔,過著一種世外桃源的生活,在墨香古卷中看細雨閒花,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來洗滌心靈的塵埃.古今中外,文人面對山水總是柔情刻骨.山水文人一定超然物外,山水文人一定潔身自好,山水文人絕不從流,因為他們心中對山水有著一種信念:看山雨後,霽色一新,便覺青山倍秀,玩月江中,波光千頃,頓令明月增輝.

山山水水,牽扯著千萬文人志士的心,我自知不是文人,姑且算作半個志士吧.寫下這篇文章,聊表我對文人的嚮往,對山水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