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內涵

一杯普洱清茶,就這么淡,淡得仿佛無味。香味更清,清得幾乎沒有,唯一口中的清潤,鼻中的清芬,仿佛置身田園,滿是青的草,綠的葉,繁的花,這馨香,似有似無,似無還有。人生如茶,有的濃,有的淡,濃有濃的味,淡有淡的味。每一種人生,都是滋味。茶在杯中沉浮,人在世中沉浮,心靜,則一切靜。淡,才是真味。淡淡的,無關風月,無關你我,那是生活的純真,有著童年般的快樂。簡單的,是快樂的,有著淡淡的清歡。愛情如酒,如毒品,那不是清歡,是醉生夢死的痛快。痛,並快樂著,是每個人都追求的生命的狂歡,卻不能持久,一如激情不能永恆。心,總是燃燒,有燒壞的可能。唯有在這清冷和淡里,冷一下,再熱,慢慢走,悠著點,這才是是生活。

白石的畫是淡的,清逸的幾筆,神韻皆在其中。那蝦是透明的,筆墨是簡潔的,鮮活的生命,竟是那樣栩栩如生。板橋的竹是墨色的,簡靜的幾桿,稀疏的幾片,讓人感受到什麼是風骨。不畫水,則見水。不寫風,則有風。自是淡中得了真味,畫意在似與不似之間,虛與實,濃與淡,剛與柔,緩與急,所有的矛盾都在這裡統一,融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就是禪,就是境界。王維的詩,柳宗元的小品,都是得了淡的神韻。摩詰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清泉石上流,明月來相照”,把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禪境,詮釋得天衣無縫。柳子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也是得了禪的真趣,一片空無里,包容萬象。其永州八記,自是清冷與淡里禪香流淌。

人生其實是一個把書讀厚,又讀薄的過程吧。從空無一物,讀到詩書萬卷;又從詩書萬卷讀到空無一物。從無都有,又從有到無,其實就是一個輪迴。心如明鏡,照見萬物,本無增減。讀過千卷萬卷,過盡千帆萬帆,經過千人萬人,染了嗎?沒有,依然不垢不淨。萬物心中生,萬事心中滅,生滅了沒有?沒有,依然是不生不滅。天上雲來雲往,路上人來人往,佛說一切皆虛幻,哪裡有來去? 

一本書,讀到無字。一杯茶,品到無味。淡淡的陽光,淡淡的風雨,淡淡的馨香,淡淡的心境。居高位而不驕,居陋室而不卑,人生本空,都不過是百年過後的那一杯黃土,甚至連黃土也不可得,花開花謝本平常,人來人往尋常事。想這世界,實無一本可讀之書。遠不如禪宗六祖的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身心俱靜,徹底解脫。

蘭開幽谷,不悲。蘭開鬧市,不喜。誰能說,幽谷深蘭,就沒有美麗過?誰能說深山的隱士,僧廬里的高僧,就沒有快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深谷有深谷里的樂,鬧市有鬧市裡的樂,在深谷里也綻放,在鬧市里,仍盛開,這就是生命的常態。人生何處不修行,人生何時不修行?用安詳恬靜的姿態純粹著生活的情調,用清雅恬淡的芳香演繹著生命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