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結

五月迷濛的細雨吻落梔子花的憂鬱紛落如蝶;五月綠色的煦風催發競渡的龍舟又一次劃開汨羅江千古的沉寂。

端午,屈子的祭日啊!

春意遲遲,思念芊芊。斜倚門扉的楊柳枝條挑起那盛滿悲愴與思念的葫蘆呦,已裝幀成五月一道獨特的風景;粽子那珠玉般晶瑩的糯米捧起的紅棗啊,可是屈子如火的赤心?

風來無影,雨去無蹤。隔岸柳絡滿聖潔的白紗,——喔,那是誰為屈子不朽的忠魂挑起哀戚的長幡?

思念如艾。隔著雨簾,在濃濃的藥香中去品味那段且悲且壯的歷史,一種不可遏止的情愫,總是在寥廓的心空千折百回:屈子,你這位“帝高陽之苗裔”,因“明於治亂,嫻於辭令”而縱橫政壇。直至登上眾人須仰視才見的“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的權力高峰!同時,屈子選擇了詩,詩成全了屈子。他廣泛吸取民間文學的營養,借楚國民歌形式,創造出絕唱千古的“楚辭體”,開創古典詩歌積極浪漫主義的先河。

只要心在跳,就會激起血的波瀾。屈子的一顆赤心始終與楚國同頻:時值楚國日趨衰弱而秦日盛。不羈的屈子欲挽狂瀾於既倒,支大廈於將傾!於是他提出“選賢任能,立法富國,聯齊抗秦”的政治主張,但遭到以懷王為首的保守勢力沉重打擊,並放逐江南……歷史定格於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楚國危亡……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曲生何樂?直死何悲?帶著“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兮!”的曠古嘆息,汨羅江便接納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愛國主義詩人不屈的魂靈!

懷王無道失屈子,汨羅有幸納忠魂!

端午,屈子的祭日啊!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千百年來,誰能憶起沒有雨的端午?

五色線牽著華夏兒女的情結;溢香流蜜的粽子寄託著華夏兒女無盡的情誼。滄海桑田,時移世易。屈子,知否?我對您的情誼,早已化作一塊石,一座山,一條嶺……

斜斜的雨線織一方彩色的珠簾懸於碧波上。掀開雨簾,我再次為屈子吹響《招魂》的短笛……

——屈子,魂兮,歸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