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讓我們向共同富裕更進一步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社會,大多數人都在匆匆地行走著,很少留意著身旁,更別說去給予一些幫助。似乎,旁邊的一切事物,都與自己無關。有的人甚至淡然得有些冷血,就算身旁出現了關乎人命的事情,他也只是好奇地瞟了一眼,然後頭也不回地走去,仿佛這只是無關的風景。

記得在百年前的革命前夕,幫助一些陌生的路人,施捨一些窮苦人一袋大洋,還有提供一些有困難的行者住處,都非常的常見。但現在呢?幫助別人幹了一件小之又小的忙,都有可能會被傳名四方。或許,這社會還是有一些好心人與善人,但是,他們只是社會的小群體啊!

樂善好施乃是是自古以來的優良做法,有的古人甚至以此為愛好,大方旗鼓地施捨窮人,但是,到了現在,不要說大方旗鼓地施捨窮人,就是也樂善好施為愛好的人都少之又少,大多數人也僅是以此為商業提高知名度的方式。

是什麼讓我們淡化了這一傳統美德?

早記得在小時候就常聽父母跟自己說,這個世界上只有親人對自己是真心的,其他人對自己不可能這么好心,就算兄弟姐妹也不一定對自己這么好。但是,這些在以前的某些朝代是不成立的,至少大多數兄弟之間是真心的。

記得曾近又一次網路傳聞,一個老太太摔倒了,一個好心的路人去幫助她,把她扶起開,卻遭到老太太的誣衊,說是那個幫助她的路人將他撞到,要他賠錢。這也讓那些放下心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寒了心。

正因為如此,世間也同樣充滿了猜疑,有的人在思索幫助是否值得,也有的人在懷疑這次幫助是否有何目的。正因為這些複雜的思想,讓我們感覺去幫助別人很麻煩,也讓一些小腹者不敢去接受這份幫助。

我想如果我們不去權衡那些幫助與接受是否存在利與弊,而那些上位者也不去思索什麼人情回報,只是用自己能力之便去做一件順手的事。而那些被幫助的人也不抱什麼心理負擔,或許,樂善好施會廣泛世間的。而這個暫時還並未達到共同富裕的國家,也會因樂善好施而變得更理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