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我的最愛

那種悠然自得,那種絢麗色彩,那種美麗而古老的神韻,都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原來黃梅戲是如此之美啊!

——題記

我第一次認識黃梅戲是在一個夏日的午後。

我在奶奶家所居住的小鎮上漫無目的走著,青磚紅瓦,古色古香,遠離了城市的喧囂,給人一種古樸寧靜的感覺。突然,一座高大寬闊的古園吸引了我。跨過半膝高的門檻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別致戲台。

“喔,是戲院。”

五丈高的戲台,散發著神秘而古樸的氣息,我忍不住東張西望,左摸右敲。

“孩子,讓一下好嗎?”

我猛地一回頭,驀地發現戲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頭髮蒼白老者,身強力壯的青年,衣著高貴的富人,衣衫襤褸的窮人……。戲台上方,依然人如雲煙,很多人在上方伸著腦袋,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嗆嗆嗆嗆嗆——噌——”全場驟然鴉雀無聲,我也慌忙後退幾步,想控個究竟,只見一個“紅眼”俏女邁著扭捏的碎步出場了。著裝很是簡單,僅是陳舊破爛的戲服,臉上抹淡淡的妝術,但繪成一個角色,她先用手在臉上遮遮掩掩的,之後竟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著她飄,耳邊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來是“梁”“祝”,我擦亮了眼睛。

祝英台翹著蘭花指左一點,右一指,那表情極為誇張,紅色的粉底反襯著柳般細目,櫻桃小嘴念著歌樣的戲詞,慢慢吟唱著,一個字似乎拖上幾分鐘,那永遠捕捉不到的眼珠羞答答轉著。

許久,“藍袍”俊生大模大樣從後台繞出來,和著祝英台的曲調唱起來,唱得剛強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則是剛毅,兩者結合就是纏綿。場下一片歡呼,都激動地吼起來,掌聲似乎從未停過,“梁山伯”與“祝英台”那一顰一笑,一個婀娜的舞姿,那種悠然自重,那種絢麗色彩,那種美麗而古老的神韻,都深深震撼著我的心,原來黃梅戲是如此之美啊!

從此,我便迷戀上了黃梅戲,比如黃梅戲中的一段唱詞,常常在我的嘴邊掛著,不時還會哼上兩句呢: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從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如今,黃梅戲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