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更利於人的成長

昨天,我和周子清主持了一場精彩的辯論會:“人要在順境中還是逆境中成長”。正反兩方同學針鋒相對,踴躍發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也有自己的觀點,現在我就來說一說我的觀點。

我堅定地認為:人應該在逆境中成長。如果一個人身在順境之中,不管什麼很小很小的挫折,都有人替他承擔,這么小的挫折他可能都承擔不起。那么,總有一天,心中遮風擋雨的人會離開,他再小的挫折都手足無措,更大的挫折,他承擔得起嗎?他會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嗎?

這好比有一顆小樹苗的上方是遮天蔽日的大樹,雨落在大樹上,也不會滴一滴在小樹上;朔風侵襲著大樹,小樹依然不會感到寒冷。可有一天,大樹被砍倒了,小樹孤零零地立在那裡。有一年洪災,風輕易而舉地將小樹連根拔起,結果可想而知……

從前,有一個叫李想的孩子。上國小的一天,調皮的他剪斷了一名女生的辮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萬分慚愧時,父母竟為他承擔責任,像擋箭牌一樣。從小到大,父母在他犯錯誤時一直為他辯護。最終,李想兩次被學校開除……這不正是《母雞與小雞》的重演嗎?可見,順境害人。

逆境可以激發人的上進心。如果在順境中成長,那么它他就會坐享其成。如果身處逆境,他就會艱苦奮鬥,努力打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海倫?凱勒一歲時又盲又聾,但正因為這個原因,她才刻苦用功,最終影響了全世界。她後來回憶道,上大學時,聽力視力都帶給她極大的不利,聽課和考試非常麻煩,所以她才加倍努力。

培根說過:“順境中的美德是節制,逆境中的美德是堅韌,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性。”所以,人一定要在逆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