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與道德

孔子不愧為聖人,在兩千五百年前那個商品意識尚未分化,原始道德觀念冰封的年代,能夠將道德善舉同經濟回報聯姻,其觀點無疑是極具前瞻性的。而將這種前無古人的聯姻擴充為一種極具廣度的積極的社會效應(“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救人”),更是難能可貴。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孔子的觀念是打破了那個時代的一種社會群體的道德桎梏和精神枷鎖,將商品的“秤桿”作用又繼而巧妙的融入了人文道德這一精神體系中來。

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商品回報在道德善舉中所發揮的度量衡作用日趨明顯化。雖然商品回報不是道德善舉中唯一的衡量手段,但它在這種社會道德體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毋庸置疑的。而這種特定關係在當今社會中自然也是數見不鮮的。我們很容易在報紙中電視裡看到一些類似的報導。如某某同志見義勇為立功受獎,被當地政府部門獎勵人民幣xx元。98年的抗洪搶險戰鬥中,“人民的好戰士”高建成不幸遇難,黨和國家除了給予了他很高的榮譽外,還另外撥了幾十萬元贈給其家人。從某種程度上說,金錢回報這種商品回報中最廣泛的方式無疑成了當今社會對善舉予以肯定的表達方式。而這種方式在人們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認同道德善舉之前,其地位是不會動搖的。

然而在號稱“商品經濟時代”的現行階段,商品回報的“超值”現象也大行其道,與兩千五百年前的“貶值”現象無疑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在道德善舉中充當的度量衡作用被人為的不切實際地抬高了。《環球時報》上一幅漫畫一針見血地諷刺了這種現象:一個掉進河裡的人大喊救命,眼看就要沒頂了,而岸上的人還在討價還價,看他出多少錢才去救他。當然我們不能說這是一種社會道德淪喪的群體表現,但畢竟是一種社會存在,他無疑折射出了我們社會中一部分人的道德傾向和思想蛻變趨勢。

兩千多年前孔子的一席話旨在教會後人如何用金錢去闡釋道德,在金錢與道德之間鋪設了一條康莊大道。然而我們的一部分人在這康莊大道上迷失了方向,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怪罪孔聖人,畢竟正如我們不能因為有人拿刀去殺人,就怪罪發明刀子的人。如果孔聖人尚未仙逝的話,他一定會說,他是要教會人們用金錢去闡釋道德,而不是用金錢去收買或交易道德。

——記住,這才是孔聖人的初衷。如果讀了幾輩子古書的中國人竟連如此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豈不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