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化記憶

一輛北去的動力車,風馳電掣般飛奔在綠色的原野上。

車廂里,專攻心理學、今天啟程去外地講學的廖教授,正在和座位周圍的人聊著知識、能力與記憶,以及記憶與創新的關係問題。

開朗、健談的他,操著一口標準的國語和動聽的男中音,講起話來抑揚頓挫,古今中外,旁徵博引,口若懸河。從遠古的結繩記事說到當今的電腦傳輸,從世界級的記憶大師英國人托尼·巴贊,說到茅盾先生當年在上海某賓館當眾背誦《紅樓夢》……他滔滔不絕、生動形象的講述,把前後左右旅客的注意力全吸引了過來。其間有問有答,零距離互動,大家感到耳目一新、眼界大開、受益匪淺,紛紛找到了醍醐灌頂的感覺,仿佛正在享受著一頓藝術快餐。教授每說到精彩處,車廂里便飄出一陣輕鬆快樂的笑聲,氣氛挺熱烈。

大家對廖教授佩服得五體投地,都說廖教授記憶力超常,超常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

然而,好景不長。正當大家聽得如痴如醉的時候,乘務員開始查票了。當乘務員來到廖教授面前時,照樣彬彬有禮地說:“先生,你好,請出示一下你的車票。”廖教授趕忙掏口袋,翻小包,到處找了個遍,額頭都冒汗了,但還是沒找到車票。他不好意思地抬起頭來,向乘務員道歉說:“哎,不知道放哪兒了,讓你等候了……”

就在他一抬頭的時候,乘務員頗似驚喜,忙問:“您老不是廖教授嗎?您在電視名家講壇里,做過‘最佳化記憶’的專題講座,對吧?”

“呵呵,見笑了!我只是主張把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一類的垃圾信息,攔截到記憶倉庫的大門之外,從而拓展記憶的空間,提高工作效率。”

乘務員連連點頭,很客氣地說:“嗯,是的是的。好了,您老別急著找票。待我查完幾個車廂後,如果我有時間轉回頭來,您再把車票給我看一下也不遲。”說完,忙著往前頭檢票去了。

誰都聽得懂,乘務員要對教授網開一面,免查車票了。可是,這時的廖教授更加著急,好像兵臨城下,緊張地在渾身上下、攜帶物件中,內內外外拚命地重新尋找起來。坐在他旁邊的一位旅客,見他如此慌亂,好心地勸他說:“算了,算了,別慌著找了,乘務員不會再來查您的票啦!”

教授長嘆一口氣,很認真地說:“哎呀,我非把這該死的火車票找到不可,不然,我怎么知道要在哪個站下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