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心痕

第一次讀蘇軾的《琴詩》時還是懵懂的兒童,自己只是在父親的督促下搖頭晃腦地背誦,“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可我總是不明白,琴聲究竟是在琴上還是在指上?這個疑問一直縈繞在我心頭,留下一抹深深心痕。

後來上了國小,有了一些文學的積澱、常識的積累,而且,也在嚴父的督促下考過了小提琴十級,於是,明白了,琴聲是琴與指碰撞所產生的美好音樂。琴只有在富有樂感的手指和最優良的琴弦的配合下才會發出動人的音樂。翻閱文學作品,我明白了許多關於音樂的道理。琴在琵琶女的指間跳動,緩緩訴說著琵琶女的淒婉身世,打動了貶謫的詩人白居易。身世悽慘的琵琶女在十幾年漂泊生活中,將重重的心事掩入琵琶語中,日復一日,練就了具有音樂素質的手指,而此時和白居易的知音相遇的場景也許就是一根無形的琴弦,在那個風吹荻花秋瑟瑟的潯陽江畔,一曲千古美妙的樂音就飄逸而出了。

真正明白蘇軾的這首詩的內涵,是在讀國中以後,閱覽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傳記後,逐漸地摸清了琴與指的關係。

美國作家歐·亨利,整天為生活而奔波,事務纏身,無法安心寫作,這把琴依然在匣中,未能奏出美妙的琴音。而當他鋃鐺入獄後,他專注創作,以犯人講的各種故事作為題材寫成小說稿,開始投稿。多次失敗後,終於有一家著名雜誌的編輯認識到了歐·亨利的才華,這些來源於生活中的稿子,帶著新鮮的生活氣息,在讀者間廣泛流傳。在三年的囚禁期間,歐·亨利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的成功,來自於他對自己天賦的發現,在苦難中他獲得了對生活的敏感,也許這就是他生命之琴最有質感的琴弦,一旦被他熱愛文學的手指撥動,一個偉大的作家就橫空出世了。

蘇軾實在是懂得人心靈的文學大師,他用經典的比喻表現了人生的一大哲理。他把人和物相互配合達到完美境界的哲思通過反問手法闡釋得淋漓盡致。誰的生命中沒有一個祈求美好的手指呢?但是,這個手指如果沒有彈撥到最適合自己的琴弦,你的人生又怎么能發出美妙的樂音呢?於是才有了那么多多才多藝的人發出被埋沒的感慨,因為他們空有美好的手指,卻找不到可以彈奏的琴弦;於是有了那么多身居富貴之地卻一生碌碌無為的豪門公子,因為他們懷抱著精美的琴匣卻沒有富有樂感的手指。

那一抹心痕,也許永遠沒有撫平的時候,因為,隨著人生道路的曲折深入,我們的手指總會有遠離樂感的時候,我們的琴匣總有斷裂琴弦總有鬆動的時候,於是,我們的琴聲可能暗啞。不過,沒有關係,只要我們有一顆追求生命完美的心,再加上我們不斷奮進的行動,我們心靈上空永遠會出現最完美的琴聲!

啊,那一抹心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