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古詩苑

讀詩:從意象走向意境

《說文》:“詩,志也。”“志,意也。”《史記》:“詩,言意。”詩是借吟詠表達心意的文學體裁與表現形式,讀詩可從意象和意境兩方面入手。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是意(意念)和象(物象)的融合,是作者主觀思想和客觀物象的統一。從藝術表現手法上看,即“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古人講究“立象以盡意”,注重為情選景,追求物我皆忘的境界,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遵從內心的引導,這使得意象在蘊含創作意旨、寄託內心情感、暗示深刻哲理之餘,彰顯出作者強烈而鮮明的主觀色彩。內心瀟灑、超然的陶淵明選取“菊”“南山”來表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自得;仕途失意、困窘的王維選取“水”“雲”來表達“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曠達從容。作者為表達一種情感而選取特定的意象;表達同一種情感,不同人因不同性格又會選取不同的意象。

《毛詩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古人好用詩來抒情達意。不得志時淺唱“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思親念舊時醉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曠達時高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詩歌中的意象是作者抒情達意的載體,那什麼是詩歌中的意境呢?

詩歌意境是指詩作中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是作者的內心和外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種情調和境界。高明的詩人通過一系列特選的意象構成特定的意境。賞析詩歌意境要從作者所描繪的景、物著手,品味字裡行間滲透的情感。在《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的句子中,詩人用“東風”“殘花”“春蠶”“蠟燭”等意象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蘊藉地道出了相會無期的離別之恨、纏綿濃郁的相思之苦。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中,詩人用“沉舟”和“千帆過”、“病樹”和“萬木春”形成對比,營造出樂觀、進取、豁達的意境。

詩是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文體,以物象為體,以意念為神,中學生只有掌握了意象和意境的內涵,並以此為起點,才能深入掌握讀詩、賞詩、品詩甚至寫詩的技巧,才能在名篇佳作卷帙浩繁的詩的國度徜徉、含英咀華、向古人“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