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月光

城市是沒有星空的,月亮在城市中已經沒有其位置了。由於電燈太亮,也由於人們只注視著大地,無暇去仰起頭,看一眼頭頂上的星空,月亮幾乎從城市人的視野中消失了。天上的星星屈指可數,大多數不見蹤影,完全隱沒在一片迷濛的夜光里,只有幾顆較大的星星閃著微弱的光,認真地尋找天空才能看得見。

每當農曆十五前後,一輪金黃的圓月從高樓大廈頂上升起,但卻顯得蒼白無力,沒有靈性,缺少生機,如同一位久病不愈的人。這時,我就回憶起從前的月亮,那是農村的月亮,是沒有電燈的農村的月亮。

鄉村的月亮比城市的月亮可要大得多,也亮得多,即使是月初的月牙,也像一把雪亮的刀子,放著寒冷的光芒。十五的月亮就更不用說了,渾圓,透明,潔白,像一塊毫無瑕疵的美玉,鑲嵌在墨藍的天空上。仔細看,甚至可以看清月球上那一道道的山樑。鄉村的月亮是那樣的巨大,以至於擁抱了整個山峰。

月亮從鄰居家的草房頂上升起來,可以看見房頂上靜悄悄行走著的家貓,它的影子長長的,穿過了梧桐樹和石榴樹,落在我家的院牆上,影子在凸凹不平的石頭牆上移動著,好像畢卡索的畫。月亮從秸垛後升起來,在田野里灑下一片銀白的月光,如同秋後落下的一層薄薄的霜雪。

這時,從誰家的院子裡飛出低沉的簫聲,悠遠、憂鬱的音符,馱著月光碟鏇在夜空,盤鏇在月下的田野。我可以感受到,那音符里隱藏著一顆惆悵、苦悶甚至絕望的心靈。

當月亮升到中天的時候,是月光最濃的時刻。月光如同瀑布,傾天而落,落在暗綠的玉米葉子上、草叢中,仿佛可以聽到月光跌落、碰撞的聲音。遠處的莊稼、樹木和田野,迷迷濛蒙,若有若無;更遠處的村莊和原野,則只有一片模糊,就成為一幅水彩畫的背景。

星空是那樣近,只要你仰面躺在地下,滿天的星星就蜂擁到你的面前,不,是整個宇宙蜂擁到你的面前,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捉摸到那水晶般的天空,可以摘下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一樣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是那樣的多啊,密密麻麻,多得數一輩子也數不清。

月光下的田野是神秘的,在這神秘的田野上到處有生命在誕生著。

在夏夜靜謐的田野里,在莊稼地里和草叢中,每個角落裡都傳出昆蟲的歌唱。螢火蟲在月光或星光中跳著舞蹈,金鐘們的歌喉如同月光一般的清脆,蟋蟀的歌聲不太動聽,但充滿了熱情,還有無數不知名的昆蟲在吟唱,此起彼伏,無邊無際,匯聚成了歌唱的海洋。這歌聲的波濤一直湧向天邊,和地平線上的星星連線在一起,合成了一曲生命的大合唱、一首宇宙的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