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用心去聆聽

交響樂是雄壯激昂的美,輕音樂是柔和溫婉的美,搖滾樂是張狂不羈的美。我們用耳朵,傾聽世界上各種美妙的聲音,而我卻用心靈,去傾聽那些來自另一個時空的呼喚。他們的時代,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吶喊和訴說,卻沒有停息。你聽到他們的聲音了嗎?

我用心去傾聽,屈原在汨羅江畔的呼喚。

如果是一道風景,那你就是深夜裡哀啼的杜鵑,最悽厲的吶喊沒有得到回應;如果是一種宿命,那你就是文人生命中的利刺,在最柔弱的時刻露出耀眼的鋒芒;如果是一條大河,那你就是中華瑰麗浪花的源頭,在長長的旅途中揚起國人想像的風帆。其實,你不是神,只是一個賭氣的孩子,不想再和世界玩耍了,就沉入江中,讓後人死死地想念。你將自己化作一顆泡沫,藏在人心的沙海里,獲取的不是森林,而是心靈的豐碑。“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千年前,你縱身一躍,身姿化作一道最美的弧線。你的生命雖隨肉體而消亡,但你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卻被載入史冊,被世人永遠銘記。

我用心去傾聽,魯迅在黑夜中的吶喊。

初見,你還是那個長在江南水鄉的孩子,纏著長媽媽講故事,和閏土哥捕鳥玩耍。但我再次見到你時,這形象被完全改變。由於中國人民麻木不仁,好不覺悟,你認識到一個民族不論有多么健全的身體,但思想意識不覺悟,仍然不能實現復興。於是你毅然放棄醫學,走上了文學的道路。這條路上充滿坎坷,但你沒有放棄。在那個黑暗的時代,是你舉起愛國主義的旗幟,是你那犀利的筆,刺向昏庸的政府。沒有你,誰來領吶喊,何處話彷徨?你如黑夜裡的火苗,照亮漆黑的社會;你如一盞明燈,點燃在中國史冊。

我用心去傾聽,戴望舒在詩中的多情。

“撐一把油紙傘,獨自漫步在悠長、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憂愁,定向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結著幽怨的姑娘。”腦海中,就立刻浮現出了這樣的情景。在多雨的江南,一位撐著油紙傘的少女,低著頭從青石板上走過。她的腳踏在斑駁的石板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她寂寞的背影,點亮了誰的眼睛,又模糊了誰的風景?

我用心去傾聽,林徽因寫在詩中的思念。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聲點亮了四面的春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面對友人徐志摩的逝世,林徽因飽含深情,寫下這首詩,傳達對友人的牽掛。

讓我們沉浸在歷史的殿堂里,沉浸在文學的世界中,用心去傾聽,傾聽那些離我們遠去的人們的聲音,感受他們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