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橋邊

“三生有幸,奈何橋邊”一道殘陽斜鋪成詩箋,時隔千年,我撥開重重迷霧,撫著依舊滴血的琴弦,望見你淚流滿面……

奈何橋邊,那位慈祥的老婆婆端著一碗撕心裂肺的湯,她慈祥地說:“孩子啊,喝了吧,喝了吧,喝了你就什麼都不記得了……”

為什麼——

人的一生,幾十年之後,或金碧輝煌,或碌碌無為……轉身,赤裸裸地來,有赤裸裸地走了。

就一碗孟婆湯,傾刻入肚,幾十年的記憶,瞬間刪除。

不竟讓人反思,

人活著,為了什麼?

……待你一個人走到奈何橋邊,也許,不,是一定,你已在泥土之下,已在黃泉之上。

當項羽走在奈何之上,至少人們還記得——那位霸王。

當昭君走在奈何橋上,至少人們還記得——昭君出塞。

當魯迅走在奈何之上,至少人們還記得——《朝花夕拾》。

當朱自清走在奈何之上,至少人們還記得——《荷塘月色》。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

三生之前,三生之後。

夕陽西下,驀然回首,夕陽的餘輝灑在奈何之上。似乎每一塊沉默的奈何磚後都隱藏了一個遠古的故事,一個不朽的靈魂。

三生之前,三聲之後。

奈何,向人們詮釋著生命與永恆的定義!

——四月初三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