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

我想>中,"同學少年"有一種年少輕狂的感覺,應該算是一種貶義詞."恰同學少年"又用"恰"字,讓這個"同學少年"的意思轉換成了:恰恰就是這種年少輕狂,恰恰就是這種天真……

無意中和爸爸一起發現>的時候,我們便深深的喜歡上了他,開始我一點也不懂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以為就是一個姓恰的同學的少年,可是不是這樣的。而是講當年的毛主席毛澤東和許多革命先烈們在長沙的第一師範接受新的教育有抱負有理想,年少輕狂的時代發生的故事。故事裡,毛澤東的勇敢倔強表露無遺.毛澤東是以文章第二名進入第一師範的,他的寫作方法,即狂妄又充滿激情.當時校長還有他的語文老師都十分欣賞,可是語文課的作文,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毛澤東得了80多分,後面的分數越來越降低,他十分不憤,就頂撞了老師。原來是因為毛澤東的手法太過誇大,一直充滿激情的講著滿腔道理,所以語文老師袁吉六先生覺得他缺乏古人的一些寫作手法,希望他吸取古人的優美詩段,筆鋒收斂一點。開始毛澤東並不認同,可是在自己恩師楊昌濟的一次對話中,深深感悟,便到老師家等候求原諒。開始老師並沒有馬上讓毛澤東進屋,一是不知道他到底是否真心悔改,二是因為心頭火氣未消所以才如此。袁老師是個惜才愛才的人,若不是因為恨鐵不成鋼,不會如此.後來,老師讓毛澤東進來後,將自己珍藏的書籍都借給毛澤東看。說只要毛澤東願意,他家的大門永遠是向他敞開的。正是因為毛澤東知錯能改、好學刻苦的精神,所以深受第一師範的老師喜愛,不只是他的恩師楊昌濟,還有校長孔昭綬,各科的老師都對他很好,所以才成就了毛澤東將來的才幹。

毛澤東在學校里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學,而這些人都是將來跟毛澤東一起打江山的先驅人物,蔡和森、蕭三、何叔衡、向警予等,他們開始是一起組織讀書會,討論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再慢慢的轉變成後來的革命組織。雖然最後有不少人犧牲了,但換來了新時代的中國,我為此感到自豪。

看完了這部片,令我很想看看毛澤東寫的作品,他的文采和對中國的一腔熱血,都令人敬佩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