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有我

鏡子可以反射出一個人的外表,而書卻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內心。書中的故事往往是社會的縮影,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歷史只有人名是真的,小說只有人名是假的。”書中的話語往往是人們的放大鏡。放大人們的良好品質,更放大人們的錯誤和過失。

“人生好像無際的海洋。人有時候跟一條光桿船一樣,良心是這條船的鐵錨。”在書海中遨遊的我不禁停頓了幾秒……

記得去年冬天,奶奶來我家。臨走的那天早晨,奶奶走到床頭輕身對我說:“我要走了,你送送我吧。”正在溫暖的被窩裡賴床的我,是左耳聽右耳出。沒有把奶奶的話放在心上。我裝作沒有聽見,繼續在床上賴著。“妍,奶奶走了。”奶奶以為我沒聽到,又重複了一遍。我不耐煩的應道:“知道了。”“你就起床送送我吧。”奶奶用那無力的聲音中帶著乞求的口吻說道。我在不知不覺中情緒煩躁了起來:“一大早就催我起床,煩死了!”我的手不由自主的把被子死死的按在頭上。過了一會,我的耳邊似乎清淨了許多,但隱約有絲絲哽咽聲透進了我的耳中,心中有種莫名的不安。

我慢慢地把頭探出來,望著窗外——大雪紛飛,雪花飄飄,隱約聽到風在呼呼作響。我地主了心裡的不安,再一次將被子蓋在頭上……

現在想想,我不禁打了個寒戰。一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奶奶現在已經60多了,雖然由媽媽陪她一起走,但我仍是奶奶的心肝,連送送她都不願意,哎……以前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了我整整十年的時間——“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難道我的回報就是如此嗎?天氣的寒冷,不僅會讓奶奶的身體冷,還會讓奶奶的心冷,而那個是奶奶心冷的人就是我!

我不就是一條沒有鐵錨的光桿船,在無際的海洋中隨波逐流;不就是一個沒有良心的人在人生中放任么?那書中的話題是一面放大鏡,讓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這書就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我的內心。我似乎與書合二為一,我中有書,書中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