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珍惜

除夕和春節的鞭炮聲被按耐不住的人們提前炸響,年味愈來愈濃烈,讓人窒息的氣氛給人們莫名的欣喜和興奮。

然而,一陣喪歌葬曲卻將哀哀啼啼地響起——剛接到噩耗:我的太婆,爸爸的外婆,奶奶的母親,於今天凌晨撒手人寰!怎么會呢?!雖然87歲的太婆已經略微神志不清,有輕度老年痴呆,但是身體還算硬朗。我還記得前天隨家人前去探望的情景:我坐在她旁邊,與她交談的過程中,她一會認識我,一會兒又說我是她表妹。她用專屬於她的不鏽鋼飯盆吃了一大碗湯泡飯作為中飯,我問她還要不要再添一點,她說“要”,於是,我為她又添了一點蘿蔔湯。我用紙巾為她揩去淌到下巴的湯汁,她還傻傻的笑著看著我,露出上下只剩下四顆牙的空蕩蕩、黑洞洞的牙床。然而,就這樣,看起來身體還好的太婆,毫無徵兆地被死神收走了頤養天年的權利!

我年幼時,曾在太婆家寄養過一段時間,與太婆感情甚深。接到噩耗,我躲在房裡哭了一天,幾度昏厥,不能自己。生離死別,真的是人生的一大痛楚,但這是幾乎所有生物的最終歸宿,我們只能且行且珍惜!這也是我在《李漢榮散文選集》中感受最深的。

我在昏昏沉沉的淚光迷離中,聯想到其他一些事物的消逝:看見幼時與太婆共同勞作過的田園漸行漸遠,人們的精神家園轟然坍圮,人性美的荒漠化……這些現象與太婆走時的情景:虛弱、衰老、頹唐、生命力下降……十分相像。它們都將面臨與人類的生離死別!想到這些,我哭得更厲害了。

且行且珍惜!

在《李漢榮散文選集》里,“南瓜不動聲色地圓滿自己”,把月光、星光和日光里的好情緒醞釀成內心的軟糯香甜;在田園裡,蓮花與稻禾對望著,交流著站在水裡的感覺;夜晚,月光靜靜地堆積在屋頂和草垛……現實生活中,這些事物的大多數,卻早已與人們“生離死別”了。作為一名出生於鄉村,現在城市上學的中學生,我對為了城鎮化而變得滿目瘡痍的小村莊深感悲憤!

且行且珍惜!

那黃澄澄的大南瓜,粉嫩的蓮花,輕輕的稻禾,高高的草垛在淚光閃爍中交疊撲朔,漸漸遠去,我的內心備受煎熬,淚水更加肆意流淌。

或許推倒破舊落後的土坯房能使市容更美觀;或許毀掉耕地能為現代化建設騰出更多空地;或許人們不再念叨精神家園,追求實際反倒更實在;或許採用武力等惡性手段真的能比和平談判更能直接有效地解決問題……然而,丟棄了傳統,丟棄了詩意田園,丟棄了精神家園,和睦善良的人性美也逐漸隱去了溫和絢爛的光芒,蓬頭稚子吟喔的“人之初,性本善”在耳邊越傳越遠,直至悄無聲息。

我驟然覺得冰冷無比,淚水止不住地在臉上縱橫。

且行且珍惜!

這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很難再復原,即使是恢復了,也難再現最初的真善美的韻味,後果很嚴重。正如我的太婆,87歲,一旦死去,就不會再睜開雙眼。

正如我,此刻,我就坐在城市的鋼筋混凝土鑄成的單元里,在噪音轟擊中,在塵土的包圍中,紀念我們已經失去和正在消亡的無價之寶。這是一種生離死別的痛啊!

太婆一定在她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本分地做人,種地,結婚,養兒育女,相夫教子,安心地守著幾畝薄田,守著阻礙交通的長滿樹的山,守著屬於那個年代的古樸,純淨,醇厚與南瓜般的軟糯香甜。她或許信佛,或許信鬼神,信神話,又或許沒有明確的教養,她不知道童話,一個字也不認識,但她有著童話般柔軟純淨的心。

時間不多了,古老的村莊已經很少,原始森林的面積在減小,還有田園,還有精神家園,還有人性美正在消失,且行且珍惜!

我們應該銘記: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並不意味著消滅傳統!援用《李漢榮散文選集》中的一句話,不要讓這些東西永遠只能躺在《辭海》的角落裡,而無法在現實中打撈他們的下落!

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