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不驕敗不餒

上國中之前,我的數學、自然、語文不論大小考,永遠都九十六分以上,自然還曾經月考連續四次一百分,數學連續三次一百,語文連續三次一百,而且,國小考試都沒有看書,我們家也從來沒有買過參考書、補過習等等諸如此類的東西,但是上國中以後,一切都變了樣。

雖然年齡增長考試變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過我卻天真的認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考好試,所以回家沒有複習,成績也就理所當然的低。我永遠忘不了那張從小到大不曾考過的分數-50分,當下,我腦中一片空白,且兩頰熱得不得了,我想,這就是“羞愧”的感覺吧!畢竟開學那天我還驕傲地跟班導說:“數學是我最有興趣的科目”,雖然,我並沒有講“最擅長”這種大放厥詞的話,心情還是很沉重。

到了第一次段考,更是讓我深深體會到挫折是什麼感覺,當我看到成績單時,我不禁想到一件事--國小的數學成績是多么的高,即使兩者是完全不相干的事,我還是為這兩者比較的結果,回家偷偷的在夜深人靜時痛哭了好幾個夜晚,我不斷地問自己:“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幸好第三次段考順利的鹹魚大翻身,也漸漸的習慣了國小跟國中的落差,比較能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成績,並且把挫折當成是成長的養分,讓自己超越以前的自己。